林城县委常委会会议室里,空气沉滞得如同暴雨前的闷罐。
窗外七月的阳光白得刺眼,烤得院子里几棵老槐树的叶子都蔫蔫地卷了边,蝉鸣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固执地穿透紧闭的窗户和厚重的绒布窗帘,钻进与会者的耳朵里,搅得人心头莫名烦躁。
长条会议桌正上方,吊扇有气无力地转动着,搅动起陈旧皮革、劣质茶叶和汗液混合的浑浊气味。烟雾缭绕,几个老烟枪面前的烟灰缸里堆满了烟蒂。
县长李卫国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
常务副县长张坤坐在他对面,低着头,手里一支钢笔转得飞快,几乎要擦出火星来,镜片后的眼神却像淬了寒冰的刀子,时不时地、极其短暂地扫过坐在斜对面的袁天。
袁天端坐着,双手平放在摊开的笔记本上,脊背挺直如松。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平静得像一泓深潭,只有眼底深处残留着一丝尚未完全褪去的疲惫血丝,那是过去几天几夜在化工厂毒烟、火光和巨大压力下熬出来的印记。
他身上那件半旧的浅灰色行政夹克,似乎还隐隐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化学品和焦糊的气息,无声地提醒着在座所有人,这个年轻的挂职副县长刚刚经历了怎样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考验。
“咳,”县委书记李国涛清了清嗓子,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声音不高,却瞬间压过了所有的杂音。
他环视一圈,目光最终落在袁天身上,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分量。“化工厂这次爆燃事故,教训极其深刻!后果极其严重!影响极其恶劣!”
李国涛连用了三个“极其”,每一个字都像重锤砸在桌面上。张坤转笔的手指猛地一僵,钢笔差点脱手飞出去。
“万幸的是,”李国涛话锋一转,语气里透出一丝劫后余生的庆幸,“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支持下,在我们县委县政府的全力组织下,特别是在袁天同志临危受命、冲锋在前、科学高效的处置下……”
他特意顿了顿,目光再次锁定袁天,毫不掩饰其中的赞许,“我们成功避免了更大的人员伤亡和更严重的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会议室里落针可闻。所有人的目光,复杂的、审视的、惊讶的、不甘的,都聚焦在袁天身上。
李卫国县长敲击桌面的手指停了下来,微微颔首。
张坤则像是被无形的针狠狠刺了一下,肩膀几不可察地一缩,随即又强行挺直,只是那支可怜的钢笔终于被他“啪”地一声按在了桌面上,发出一声短促的脆响。
“袁天同志,”李国涛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肯定,“关键时刻,展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过硬的专业素养、非凡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一心为民的担当精神!他提出的技术方案,是这次成功处置的关键!无人机快速划界,传感器精准监测,疏散路线科学优化……
这些新手段、新方法,为我们处置类似突发事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全新的思路!事实证明,科技不是虚的,是真真切切能救命、能保平安的硬实力!”
李国涛的话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烙印烫在与会者的心头。
袁天能清晰地感觉到,有几道原本带着疏离和审视的目光,此刻明显变得不同了,多了几分认同,甚至一丝敬畏。他微微垂下眼睑,没有去看张坤此刻必定精彩纷呈的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