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常委会会议室。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窗外,暴雨初歇,天空依旧阴沉,湿漉漉的空气里,那股若有若无的、令人作呕的化工气味似乎还未散尽。
袁天坐在座位上,面前摊开一份厚厚的报告。他的眼窝深陷,布满血丝,脸色带着明显的疲惫,但腰杆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如初。他正在做关于“金辉化工氯气泄漏事故”的最终处置报告。
“……综上所述,此次事故直接原因已查明,系液氯输送管道法兰垫片老化破裂,加之自动报警联锁装置失效所致。
金辉化工安全管理存在严重漏洞,主体责任无可推卸。”袁天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冰冷的钢钉敲进桌面。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沉重:“然而,本次事故,绝非孤立的个案!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林城县域经济发展中一个长期被忽视、被纵容的致命隐患!”
他拿起报告,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常委,最后在脸色铁青、眼神躲闪的张坤脸上停留了一瞬。
“根据应急处置期间及后续的深入排查,我县工业园区内,类似金辉化工这样,设备老化超期服役、安全投入严重不足、管理制度形同虚设、员工培训流于形式、环保设施运行不达标的高耗能、高污染、高风险企业,绝非一家两家!”
袁天翻开报告,指着其中一页表格,“这是我们应急小组结合工商、税务、安监、环保等多部门数据,初步筛选出的重点隐患企业名单!涉及化工、冶炼、建材等多个传统支柱行业,共计17家!隐患企业名单!
涉及化工、冶炼、建材等多个传统支柱行业,共计17家!其中,设备超期服役率高达65%,近三年安全环保有效投入普遍低于营收的1%,远低于国家最低标准!重大危险源监控的有效率不足40%!这17家企业,如同17个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埋在我们的脚下!”
每一个数据,都像一记重锤,砸在会议室里。李卫国和李国涛的脸色异常严峻。其他常委也纷纷露出震惊和忧虑的神色。
袁天继续陈述,语气斩钉截铁:“此次金辉事故,侥幸未酿成特大惨剧,实属万幸!但血的教训就在眼前!
我们不能,也绝不允许,再抱着侥幸心理,继续走这种以牺牲环境、透支安全、漠视生命为代价的粗放式老路!这不仅是不可持续的,更是对林城人民未来的极端不负责任!”
他放下报告,提出了核心建议:“因此,我代表事故调查组和应急处置指挥部,郑重建议县委常委会:立即启动‘林城县高风险高污染企业安全生产与环保整治攻坚行动’!
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目标:用一年时间,彻底扭转我县工业安全环保被动局面!”
“具体措施包括:
一、对名单内17家重点隐患企业,立即停产停业整顿!聘请国家级权威机构进行安全环保全面‘体检’!不达标,绝不复产!
二、设立县财政专项引导资金,联合金融机构,出台硬性政策,倒逼企业加大安全环保技改投入!限期整改不到位的,坚决依法关停淘汰!
三、建立企业安全环保‘红黑榜’制度,纳入信用体系!对守法合规、投入达标的企业,在土地、税收、融资上给予重点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