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车间的改造已近尾声,外墙粉刷一新,内部设备正在紧张安装调试。旁边,“智眸科技”崭新的钢结构厂房骨架在夕阳的余晖下投下长长的影子,像钢铁铸就的森林。
他站在一片小土坡上,望着这片孕育着希望也充斥着斗争的土地。
晚风带着工地的尘土气息和远处田野的青草味道拂过面颊。函询的阴影虽已散去,但张坤那阴鸷的眼神,常委会上冰冷的嘲讽,匿名信中恶毒的指控,如同烙印般刻在他的记忆里。
他想起父亲袁泽。那位远在秦西、执掌一方的封疆大吏,是否也曾无数次面对这样的明枪暗箭?是否也曾在这种孤立无援的时刻,独自咀嚼这份基层政治的苦涩与复杂?
袁天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己选择的这条道路,远比他想象的要崎岖、艰险得多。它不仅仅需要智慧和能力,更需要钢铁般的意志和对信念近乎偏执的坚守。
他拿出手机,点开一条几天前的新闻推送。标题醒目:《秦西汉东携手!秦汉大通道秦西段正式奠基!》。
新闻配图里,父亲袁泽穿着白色衬衫,戴着安全帽,手持铁锹,与汉东省的省长并肩而立,为奠基石培土。
两人脸上都带着象征性的笑容,但袁天能从那定格的照片里,感受到父亲眉宇间那份挥之不去的凝重和压力。新闻稿里提到了汉东省方面对路线、出资、效益分配的“保留意见”和“需要深入研究”。
袁泽推动的这条横跨两省的宏大战略通道,其背后牵扯的利益博弈、地域之争、派系角力,其复杂性和凶险程度,恐怕是自己眼前这场风波的千百倍。
父亲所承受的压力和面临的挑战,远非自己所能想象。
一股复杂的情绪在袁天胸中翻涌。有对父亲肩负重任的理解,有对自己所处环境艰难的认知,更有一种奇异的、血脉相连的共鸣感。
他意识到,自己在这偏远小城所经历的每一次挫折、每一次斗争、每一次坚守,或许都是另一种形式的成长和积淀。
终有一天,当父亲那条宏大的战略通道延伸至汉东,延伸至林城附近时,自己在这里积累的经验、建立的根基、磨砺出的意志,或许将成为父亲宏图伟业中不可或缺的一块拼图。
两条看似遥远的人生轨迹,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似乎正隐隐指向一个必将交汇的未来。
夕阳沉入远山,最后一抹余晖将天边染成壮烈的金红,也映照着开发区工地上渐次亮起的灯火。
机器的轰鸣声并未停歇,反而在暮色中显得更加清晰有力,如同这座古老小城在阵痛中奋力搏动的心脏。
袁天深深地吸了一口带着尘土和钢铁气息的空气,眼神重新变得锐利而坚定。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片在暮色中轮廓逐渐模糊的工地,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向着灯火阑珊的县城走去。
他的背影融入渐深的夜色,步伐却带着一种经过淬火后更加沉稳的力量。
前路漫长,暗箭或许只是开始。但他已无惧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