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怠慢,立刻将信件呈报给了分管副书记。副书记仔细看过后,沉吟片刻:“内容空洞,恶意明显。但程序就是程序,涉及县处级干部,又是匿名举报,按规矩,发函询吧。让林城县委通知袁天同志,就信中反映的问题,要求他本人向组织作出书面说明。”
一纸来自市纪委的函询通知书,就这样穿越了赤阳市区到林城县几十公里的距离,在三天后,由县委办公室主任神情严肃地送到了袁天的办公室。
“袁县长,这是市纪委转来的函询件,要求您就举报信中反映的关于‘智眸科技’项目的问题,在十五个工作日内,向组织作出书面说明。”主任的声音压得很低,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谨慎。
袁天接过那份盖着鲜红印章的正式文件,目光扫过上面的字句。举报信的内容摘要像几根冰冷的针,刺入他的眼帘。
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只是拿着文件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瞬,指节微微泛白。
“知道了。”袁天的声音异常平静,听不出丝毫波澜,“请转告组织,我会按时、如实、全面地向组织说明情况。”
办公室主任点点头,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什么都没说,转身退了出去,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只剩下袁天一人。窗外,是林城灰蒙蒙的天空和远处开发区工地上传来的隐约机器轰鸣。
他拿着那份薄薄却重若千钧的函询通知书,走到窗边。举报信里的指控,字字诛心,却又字字空洞。但袁天心里明镜似的——这绝非空穴来风。
时机拿捏得如此精准,项目签约热度未退,常委会上的交锋余音犹在,这匿名信的来源,几乎呼之欲出。
张坤!
一股冰冷的怒意从心底升起,瞬间席卷全身。这已经不是工作上的分歧或阻挠,而是赤裸裸的人身攻击,是试图用最卑劣的政治手段,将他扼杀在起步阶段,彻底搞臭他的名声,断送他的政治前途!手段之阴险,用心之歹毒,让袁天感到一阵齿冷。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需要的是反击,是用无可辩驳的事实,将这盆泼向他的脏水,一滴不剩地挡回去!
袁天坐回办公桌前,眼神锐利如刀。他拿起内线电话,声音沉稳有力:“小陈(秘书陈涛),立刻通知以下人员,带上所有与‘智眸科技’项目相关的文件资料,半小时后到我办公室:发改局王局长、招商局李局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赵副局长、财政局负责该项目的张科长、开发区管委会刘主任、还有农机厂的老厂长王德贵同志。对了,把县政府法律顾问周律师也请来。”
一场无声的战役,就此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