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刚又发了信息,说实验数据快处理完了,争取六点前到家。”王小莎的声音从厨房传来,伴随着锅碗瓢盆的轻响,“这孩子,一钻进实验室就没日没夜的,我看比他爸你还忙。”
袁泽洗漱完毕,走到客厅。客厅布置得简洁而舒适,没有太多奢华的装饰,沙发上铺着素雅的棉麻垫子,茶几上摆着一盘新鲜的水果和一摞报纸。
阳光透过洁净的玻璃窗洒进来,在地板上投下明亮的光斑。他在沙发上坐下,随手拿起一份《南疆日报》,头版头条正是关于“绿金”产业重点项目——红星冶金厂正式投产的报道,配发的图片上,流水线运转有序,工人们精神饱满。
他目光扫过报道,脸上并无太多得色。南疆的局面初步稳定,毒瘤被剜除,经济新引擎开始轰鸣,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后续的巩固、发展、深化,乃至防止旧势力反弹,无不是艰巨的挑战。
自己也从老领导那儿收到一点儿消息,大概会调到秦西去……
想到“秦汉一体化”的宏大构想,虽在京城述职时得到了原则上的肯定,但其中的艰难,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正当他沉思时,王小莎端着两碟小菜从厨房出来,放在餐厅的桌子上。她看了看丈夫凝重的侧脸,柔声道:“先别想工作了,饭马上好。这次进京,上面没为难你吧?南疆动静这么大,我总担心……”
“没什么。”袁泽放下报纸,语气平静,“成绩是主流,问题也不少,该肯定的肯定,该提醒的提醒,很正常。”
王小莎走到他身边坐下,轻轻叹了口气:“你呀,总是报喜不报忧。南疆情况那么复杂,前几个月,听说……听说还有人敢对你动枪?要不是李伟民后来悄悄告诉我,你是不是打算一直瞒着我?”她的声音里带着后怕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埋怨。
袁泽拍了拍她的手背,宽厚的手掌温暖而有力:“都过去了。一些小丑的垂死挣扎而已,翻不起大浪。你看,现在南疆的天,不是清朗多了?”
“话是这么说,可我这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王小莎看着他,“你现在是一省书记,封疆大吏,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南疆刚平稳些,我听说……听说下一步可能还要动?这次述职,有没有透露什么风声?”
袁泽沉默了片刻。妻子的问题,触及了他内心深处也在思考的事情。南疆阶段性任务完成,中央会如何安排他下一步?真的会去秦西吗?还是继续深耕南疆,彻底将其打造为模范边疆?亦或者另有重用?京城的水,从来都比地方更深更浑。
“组织的安排,服从就是。”他最终给出了一个标准而又模糊的答案,“不管在哪里,干什么,把事情做好是根本。”
王小莎了解丈夫的性格,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什么,便转换了话题:“好了好了,不说这个了。晚上小天回来,你好好跟他聊聊。这孩子最近好像有点心事,电话里总是欲言又止的。”
“哦?”袁泽微微挑眉。儿子袁天,是他和王小莎的骄傲,也是他们最大的牵挂。这孩子完美继承了父亲的聪慧和母亲的沉静,在人工智能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年纪轻轻就拿到了顶尖学府的博士学位,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但正如王小莎所说,学术上的顺利似乎并不能掩盖他近期的一些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