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余波:权力的崩塌(1 / 2)

省纪委那间代号“静园”的小会议室,烟雾浓得化不开。

劣质烟草的辛辣混合着陈年木家具的潮气,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肺叶上。空气凝滞,仿佛连漂浮的尘埃都悬停在半空,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流速。

长条会议桌对面,省纪委副书记孙平,如同一尊历经风霜的石雕,面无表情地将一份薄薄的卷宗推过桌面。

文件夹是那种最普通的牛皮纸色,毫不起眼,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千钧重压,桌面上细微的灰尘都被它推开的动作惊扰,微微震颤。

“郭立明同志,”孙平的声音不高,甚至算得上平稳,却像一把冰锥,精准地凿进凝固的空气里,“请你看一下这份材料。”

郭立明端坐着,腰背挺得笔直,如同他几十年官场生涯中无数次在主席台上那样,竭力维持着最后一丝属于省委副书记的威仪。

然而,当他的目光触及那牛皮纸封面,瞳孔深处无法抑制地收缩了一下。他伸出右手,动作似乎依旧沉稳,但指尖在接触到文件边缘的瞬间,几根手指不易察觉地蜷曲了一下。

他捏住了那几页纸,力道之大,使得指关节瞬间失去了血色,呈现出一种僵硬的惨白,连带那薄薄的几页纸也簌簌地颤抖起来,发出细碎而绝望的哀鸣。

文件的内容,字字如刀,刀刀见血。

第一页,赫然是他小舅子吴卫东那张油光满面的登记照。

核心指控:利用职务便利,收受大康集团董事长张大康通过境外离岸公司支付的巨额“咨询费”,折合人民币高达八百万元。

银行流水清晰得刺眼,从隐秘的离岸账户,到吴卫东以远房亲戚名义在国内开设的多个皮包公司账户,最终汇入其个人及直系亲属名下的房产、豪车购置款,每一笔转账的时间、金额、路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像一条条冰冷的毒蛇,缠绕在纸面上。

第二页,是那份五千万政策性扶持贷款的审批流程再造图。第二页,是那份五千万政策性扶持贷款的审批流程再造图。

原本应流向濒临破产的县级农机厂的资金,被吴卫东利用职权和内部信息,以伪造的设备抵押证明、虚假的供销合同为障眼法,精准地导入了张大康控制的关联公司。

关键节点的审批签名旁,附着几行小字:“经办人证实,吴卫东处长曾多次以‘领导关心’、‘特事特办’为由催促加速放款。”旁边是几张模糊却足以辨认的监控截图:吴卫东与张大康的心腹助理陈彪,在一家私人会所的后门阴影里短暂交接。时间点,正是贷款审批的关键当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