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将军…您…您是我们的大恩人…是我们的大救星啊…”王文革哽咽着,另一只手颤抖着从洗得发白的旧工装内袋里,摸索了好一会儿,掏出一个用透明塑料袋小心翼翼包裹着的东西。
他颤抖着打开塑料袋,里面是一本深红色塑料封皮、边缘磨损严重、印着模糊的国徽和“工作证”字样的旧本子。
“您看…”王文革用枯槁的手指,极其珍视地翻开那本早已失效、纸张泛黄变脆的工作证。内页上贴着一张褪色的黑白一寸照,照片上的年轻人眉目依稀能看出是王文革,眼神里充满了那个年代工人特有的质朴和朝气。姓名:王文革。
单位:京州市第一纺织厂(大风厂前身)。职务:挡车工。发证日期,赫然已是二十多年前。
“这是…我进厂那年…发的…”王文革的声音带着无尽的唏嘘和怀念,手指摩挲着照片上自己年轻的脸庞,“大风厂…没了…可这个…我一直留着…舍不得扔…它…它证明我王文革…曾经也是个…有单位…有组织…有奔头的工人!不是没人要的…废料!”
他抬起头,浑浊的泪水再次模糊了视线,但嘴角却努力向上扯出一个笑容,那笑容里带着心酸,更带着一种失而复得的骄傲:
“现在…好了…真的好了…厂子…虽然换了个名字…可它又立起来了!还是在这片地上!用的…还是咱们自己人!我儿子…就在里头那个新厂子上班!搞…搞那个啥…精密加工的!
比我当年有出息!我孙子…就在那边新盖的幼儿园!亮堂!干净!老师也好!”他指着不远处一栋色彩明快的建筑,脸上焕发出一种纯粹的光彩。
“袁将军…我这把老骨头…没别的本事了…就…就盼着您能到我家…喝口水…吃口热乎饭…”王文革紧紧攥着那本旧工作证,像是攥着前半生的证明和后半生的希望,充满期盼地看着袁泽,“用我那新厨房…新灶台…给您做顿饭!让您看看…看看我们老百姓…现在过的…是啥样的日子!”
周围的人群也立刻反应过来,纷纷热情地邀请:
“对啊!袁将军!去我家坐坐吧!”
“看看咱这新房子!亮堂得很!”
“我老伴刚蒸了枣糕,您尝尝!”
面对这份发自肺腑、朴实无华的热情,袁泽冷峻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温和而真切的微笑,如同坚冰融化后的春水。
他点了点头:“好,王师傅,还有各位街坊邻居,盛情难却。我就去王师傅家坐坐,也看看咱们这新家,新生活!”
人群顿时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和掌声。王文革激动得嘴唇哆嗦,紧紧拉着袁泽的手,仿佛怕他跑了似的,在邻居们簇拥下,朝着自己家的单元楼走去。
安欣和警卫员紧随其后,警惕着周围,但也被这热烈的氛围所感染,神情柔和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