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黄埔铁流 > 第162章 螳螂捕蝉

第162章 螳螂捕蝉(1 / 2)

山谷中的短暂宁静,如同暴风雨眼中虚假的平和。红军主力与敢死队汇合带来的喜悦,很快被严峻的现实冲淡。近五百人的伤亡,几乎耗尽的弹药,仅能维持数日的粮食,以及那如影随形、来自“观察者”和楚材的双重威胁,都让这支队伍如同行走在悬崖边缘。

刘肖深知,必须尽快做出决断。固守待援是奢望,盲目转移是死路。唯一的生路,在于主动出击,在于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条件,包括这片复杂的地形,以及那尚未完全理解的“种子”之力。

深夜,临时指挥部(一顶较大的窝棚)内,油灯如豆。刘肖、周文、赵立仁、程铁军、许向前、阿普以及嘎老再次聚首。气氛比之前更加凝重。

“……情况就是这样。”刘肖将楚材可能发动新攻势以及“观察者”潜在威胁的分析陈述完毕,“我们不能再被动等待。必须趁敌人尚未完全摸清我们虚实和位置之前,跳出这个包围圈。”

“往哪里跳?”程铁军眉头紧锁,“野人沟外围肯定被桂军和楚材的人堵死了。往里走?那‘遗忘坟场’……”

提到那个地方,所有人都不寒而栗。

“不,我们不回去。”刘肖的手指在地图(根据记忆和侦察兵汇报绘制)上划过一条曲折的线路,“我们向东南方向转移。”

“东南?”周文疑惑,“那里靠近桂系的主要控制区,是不是太冒险了?”

“正因为靠近他们的控制区,才可能出其不意。”刘肖眼中闪烁着战略家的光芒,“楚材和桂军的主力肯定布防在西北、东北方向,防备我们向根据地核心区靠拢。东南是其相对薄弱环节,而且地形更为复杂,多丘陵沼泽,不利于大部队展开追击。我们化整为零,以小队形式渗透过去,目标不是硬闯,而是绕过他们的防线,进入湘赣边界的群山之中。”

这是一个大胆的“灯下黑”战术!风险极高,但一旦成功,就能彻底跳出目前的死局。

“粮食和伤员怎么办?”许向前提出最实际的问题。

“粮食,只能依靠沿途采集和……‘种子’的助力了。”刘肖的目光看向棚外那几株在夜色中散发着微光的植物,“岩山大叔说,它们结出的籽实似乎蕴含着很强的生机,或许能加速普通作物的生长,或者……直接果腹?这需要尝试。伤员,”他顿了顿,声音低沉却坚定,“能走的,分散到各小队,互相扶持。实在无法行动的……只能留下少量人员和药品,隐蔽安置,我们日后回来接应。”

这是一个痛苦的决定,但为了保住大多数,别无他法。棚内一片沉默,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无奈与残酷。

“我同意团长的 pn。”赵立仁率先打破沉默,声音虚弱却清晰,“这是目前……唯一具有战略主动性的选择。关键在于隐蔽和速度。”

嘎老也缓缓点头:“山林的子孙,知道如何隐藏踪迹。阿普和他的小伙子们,可以充当向导和尖兵。”

计议已定,行动计划迅速被细化。全军将被拆分成十五支小队,每队二三十人,由经验丰富的干部带领,配备向导,约定在东南方向百里外的“黑云岭”区域汇合。转移过程保持绝对无线电静默,依靠最原始的信号和沿途留下的暗号联系。

会议结束后,众人立刻分头准备。山谷中弥漫着一种临战前的紧张与忙碌。

刘肖走到那几株奇异植物旁。岩山老人正守在那里,看到刘肖,指着植株顶端那几颗已经变得饱满、金光内敛的籽实,激动地说:“刘首领,你看!‘山灵之心’的果实……快要成熟了!我能感觉到,里面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量!”

刘肖小心翼翼地摘下一颗籽实,入手温润,仿佛有暖流在其中涌动。他将其递给刚刚走过来的苏湘云:“湘云,你看看。”

苏湘云接过籽实,作为医生,她对生命气息尤为敏感。她闭上眼睛仔细感受,脸上渐渐露出惊异之色:“好奇特……充满了生机……比任何已知的补药都要纯粹……如果……如果能合理利用,或许真的能极大加快伤口愈合,甚至……补充体力?”

这个发现至关重要!如果这籽实真有如此神效,那对于缺医少药、体力透支的队伍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严格控制,优先供应重伤员和体力透支的战士。”刘肖当即下令,“岩山大叔,麻烦您和几位懂行的乡亲,尽快研究一下,这些籽实能否培育,或者能否促进我们携带的粮食种子生长。”

“好!好!”岩山老人连连答应。

……

就在红军紧锣密鼓准备战略转移的同时,野人沟边缘,桂军前线指挥部里,气氛却有些诡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