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刘备安抚青州民(1 / 2)

洛阳的权力棋局上,每一枚棋子都被刘宏精准地摆放在最合适的位置。当曹操在洛北营高举屠刀立威,孙坚带着部曲南下经营长沙之时,另一枚看似温和却蕴含独特韧性的棋子,也被轻轻推向了棋盘的关键角落——青州!这里曾是黄巾之乱的重灾区,田地荒芜,饿殍遍野,数百万流民如同干涸河床上的裂痕,随时可能引发新的动荡。未央宫的书房中,刘宏看着青州刺史送来的紧急文书,上面触目惊心地描述着“人相食”的惨状,他的手指缓缓划过“平原郡”三个字。那里毗邻黄河,连接冀豫,位置紧要,民风彪悍,需要一个既能怀柔、又能扎根的人去收拾残局。他的脑海中,浮现出那个总是恭敬立于朝班末尾,身披旧袍却目光沉静,在卢植门下以“仁德”着称的汉室宗亲——刘备,刘玄德。一道不经吏部常规铨选、直发于尚书台的任命,迅速拟就:迁议郎刘备为平原相,即刻赴任,全权负责安抚流民,恢复民生,稳定青州局势!

此时的刘备,正暂居于老师卢植府邸的一处偏院。相较于曹操等人,他在洛阳的存在感要弱得多。虽有军功(参与平定部分黄巾),亦有卢植提携,更顶着“汉室宗亲”的名头,但这名头在洛阳这地方,既不稀罕,反而因其出身寒微(织席贩履)而常被暗中讥讽。他每日除了去议郎岗位点卯,处理些无关紧要的文书,便是回到这小小院落,读书习武,或者与追随他的两个结义兄弟——关羽、张飞,议论时局。

“大哥,这洛阳待得实在憋屈!每日看那些世家子弟眼高于顶,俺老张这口鸟气都快憋炸了!” 张飞扯着大嗓门,在院中挥舞着丈八蛇矛,呼呼生风,满脸的不耐烦。

关羽则静坐一旁,擦拭着他那柄青龙偃月刀,丹凤眼微眯,沉声道:“三弟稍安勿躁。大哥自有打算。如今陛下锐意革新,正是用人之际,我等只需静待时机。”

刘备放下手中的《礼记》,走到院中,看着两位生死与共的兄弟,脸上露出一贯的温和笑容:“二弟、三弟,洛阳虽繁华,却非我等根基。我等所求,非是高官厚禄,而是能有一方天地,践行心中之道,上报国家,下安黎庶。时机未至,便需隐忍。”

他话音刚落,院门外便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和卢府仆役恭敬的声音:“刘议郎,尚书台荀令君派人送来紧急公文,请您过目!”

刘备心中一动,与关、张二人对视一眼,快步上前接过那封密封的公文。拆开火漆,迅速浏览,他的呼吸不由得微微一滞。

“大哥,何事?” 关羽察觉有异,起身问道。

刘备将公文递给关羽,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陛下任命我为平原相,命我即日赴任,安抚青州流民。”

“平原相?!” 张飞凑过来,他虽然识字不多,但官名还是懂的,顿时瞪大了眼睛,“哈哈哈!好!总算不用在这破地方受气了!大哥,我们何时动身?”

关羽仔细看罢公文,抚髯沉吟道:“平原郡……青州黄巾肆虐最甚之处,民生凋敝,百废待兴。陛下将此重任交予大哥,既是信任,亦是考验。”

刘备点了点头,目光深邃:“陛下知我无显赫家世,无雄厚兵力,唯有这‘仁德’之名,或可一试。青州百姓受苦久矣,正需安抚。此去,正是我辈践行抱负之时!” 他袖中的手微微握紧,这不仅是一纸任命,更是他刘玄德真正登上历史舞台的开始!

就在刘备准备收拾行装,前往尚书台领取印信符节时,又一道出人意料的旨意传来——陛下于南宫便殿召见,令其即刻入宫。

这让刘备心中更是凛然。他不敢怠慢,立刻换上最庄重的朝服,随着内侍入宫。南宫便殿内,刘宏并未像接见孙坚时那样站在地图前,而是坐于案后,案上摆放着几卷关于青州民情的奏报。

“臣,刘备,叩见陛下。” 刘备趋步进殿,大礼参拜,姿态恭谨至极。

“玄德来了,平身,看座。” 刘宏放下手中的奏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打量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年长几岁,面容敦厚,眼神却透着坚韧的族兄。“平原相的任命,接到了?”

“回陛下,臣刚接到,正准备赴尚书台领取印信,即日启程。” 刘备恭敬答道,半个屁股虚坐在内侍搬来的绣墩上。

“嗯,” 刘宏点了点头,语气随和,“玄德可知,朕为何选你去这青州平原?”

刘备沉吟片刻,谨慎地回答:“陛下圣心独运,或因青州遭黄巾之乱,百姓流离,需以仁政安抚。臣不才,愿竭尽绵力,抚慰疮痍。”

“说得不错,但未及根本。” 刘宏身体微微前倾,目光变得锐利起来,“青州之乱,表面是黄巾,根子却在土地兼并,豪强横行,官吏腐败!黄巾一起,玉石俱焚,如今豪强或死或逃,留下一个烂摊子和数百万无依无靠的流民!这些人,若安置不当,便是新的火药桶!”

他拿起一份奏报,递给旁边的宦官,示意转给刘备:“你看看,这是青州最新的情况。易子而食,析骸而爨,绝非虚言!朕给你平原相之职,不是让你去当个太平官,是要你去救命!去从那些地方残余豪强、胥吏的牙缝里,给百姓抢出一条活路!”

刘备接过奏报,快速浏览,那字里行间描述的人间惨状,让他的脸色渐渐发白,双手微微颤抖,眼中流露出真切的悲悯之色。他深吸一口气,离座再次跪伏于地,声音沉痛而坚定:“陛下!青州百姓之苦,竟至于斯!臣……臣必当竭尽全力,安抚流民,恢复生产,若有豪强胥吏敢于此时盘剥百姓,臣纵然粉身碎骨,也定与其周旋到底!”

看着刘备眼中那毫不作伪的悲悯与决心,刘宏心中暗暗点头。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刘备的“仁德”不是伪装,而是其立身之本,用他去对付青州那烂摊子,再合适不过。既能真正安抚民心,体现朝廷恩德,又因为刘备根基浅薄,无法像袁绍那样形成地方势力,最多只能成为一个能吏干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