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刘宏又陆续任命了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以及负责后勤、练兵等职责的另外几名校尉。至此,西园八校尉的骨架初步搭建完成。
“西园军之兵员,”刘宏开始阐述具体规划,“主要从三部分选拔:其一,从羽林、虎贲中抽调忠诚可靠、训练有素之精锐为骨干;其二,从北军五校中,择优选拔年轻有为、背景清白之将士;其三,面向京畿及周边郡县,招募良家子、有功将士子弟,以及通过讲武堂考核之学员!”
这个兵员构成,意图非常明显。以绝对忠诚的禁卫为骨干,掺入部分北军的新鲜血液进行稀释和影响,再大量引入与旧体系关联不大的新血,确保这支军队从诞生之初,就打上深深的皇权烙印,与旧有的山头势力绝缘。
“西园军之装备、粮饷,皆由将作监、大司农优先保障,按最高标准配发!”刘宏给出了最实际的承诺,优厚的待遇是凝聚军心的重要手段。“训练操典,由朕亲自审定,务求精益求精,要练成一支能打硬仗、恶仗的百战精锐!”
他走到沙盘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洛阳城的位置:“尔等要明白,西园军之职责,非止于卫戍京师。它将是朕手中最锋利的剑,未来戡乱平叛,开拓疆土,皆需倚仗尔等!朕对西园军寄予厚望,望尔等好自为之,莫要辜负朕心!”
“臣等誓死效忠陛下!愿为陛下手中利剑,扫平一切不臣!”以曹操为首,众人齐声应诺,声震水榭。每个人都从皇帝的话语中,感受到了巨大的机遇和沉甸甸的责任。
袁绍虽然同样激动,但看着站在最前方,隐隐被陛下视为首重的曹操,心中却掠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嫉妒与不满。他自诩出身名门,四世三公,岂是曹操这等阉宦之后可比?这西园八校尉之首,本该是他袁本初才对!
刘宏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尤其是袁绍那一闪而逝的异色,他心中冷笑,却并未点破。让这些人之间保持一定的竞争,甚至互相制衡,正是他乐于看到的。
“具体建制、驻地划分、人员名册,稍后由枢密院会同尚书台下发。”刘宏最后吩咐道,“曹操、袁绍、淳于琼,尔三人留下,朕还有事交代。其余人等,先退下准备吧。”
“臣等告退!”
赵融、冯芳等人躬身退下,水榭内只剩下刘宏、曹操、袁绍和淳于琼四人。
气氛似乎变得更加微妙起来。
刘宏看着眼前这三位他将要倚重的“虎豹”,缓缓开口道:“西园军新立,千头万绪。典军、中军、右军,乃八校尉之核心。朕留你三人,是要你们明白,西园军能否成为朕所期望的利剑,关键在尔等三人。”
他的目光首先落在曹操身上:“孟德,你素有机变,知兵善战,典军一部交由你,朕放心。然,新军初立,难免与北军旧部有所摩擦,你要把握好分寸,既要站稳脚跟,亦不可主动生事,授人以柄。”
曹操心中一凛,知道陛下这是在提醒他,西园军的存在本身就会触动旧势力的利益,行事需谨慎。“臣明白!定当小心行事,不负圣望!”
刘宏又看向袁绍,语气平和却带着深意:“本初,你出身名门,声望素着,中军一部交予你,望你能发挥所长,凝聚人心,为诸校尉之表率。西园军乃陛下亲军,当以忠君为国为唯一要旨,门户私见,需尽力摒弃。”
袁绍闻言,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连忙躬身道:“陛下教诲,臣谨记于心!臣袁绍,此生只效忠陛下一人,绝无二心!”他知道陛下这是在点他,不要总想着倚仗家族势力。
最后,刘宏看向淳于琼:“仲简(淳于琼字),你勇猛沉稳,右军驻守东面,与北军驻地相邻,关系微妙。你要当好这个‘邻居’,既要保持西园军之独立,亦不可与北军同袍轻易冲突,遇事多与孟德、本初商议。”
“末将明白!”淳于琼抱拳,声如闷雷。
交代完毕,刘宏挥了挥手:“都去吧。好生做事,朕,看着你们。”
“臣等告退!”
三人行礼,依次退出了水榭。
走出西园,曹操回头望了一眼那森严的园门,心中豪情万丈,又感到压力如山。他知道,从今日起,他真正踏入了一个更大的舞台,但也陷入了更复杂的漩涡。
袁绍与曹操并肩而行,脸上带着矜持的笑容,言语却意味深长:“孟德,陛下对你可是寄予厚望啊。这典军校尉,责任重大,日后还需你我同心协力,共助陛下成就大业才是。”
曹操哈哈一笑,拱手道:“本初兄言重了,绍兄乃名门之后,众望所归,操才疏学浅,还需本初兄多多提点才是。”两人相视而笑,看似和睦,眼底却各有盘算。
淳于琼跟在后面,看着前面两位心思各异的同僚,默不作声,只是握紧了拳头,决心带好自己的兵,不负皇命。
西园军,这把皇帝亲手锻造的新剑,已然出鞘。
寒光初露,必将搅动整个洛阳的局势。
而刘宏,站在水榭中,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眼神幽深。
“种子已经播下,接下来,就看它们如何生长,又如何……互相制约了。”
他低声自语,嘴角勾起一抹掌控一切的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