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吏面露难色:“头人,不是价钱问题,是规矩……”
“规矩?”素利嗤笑一声,声音带着几分挑衅,“我只知道,草原上的规矩是,谁有力量,谁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你们汉人,难道怕我换了铁锅回去铸刀造反不成?”
这话语中的火药味,让周围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一些汉商和胡人都停下了交易,惴惴不安地望过来。
曹操眉头紧锁,正要上前,贾诩却轻轻拉了他一下,低声道:“曹都尉,小不忍则乱大谋。此事你不宜直接出面,交给市吏按章程办即可。正好借此,让所有人都看清楚朝廷的态度。”
曹操会意,停下脚步,冷眼旁观。
那市吏倒也硬气,面对素利的咄咄逼人,依旧坚持原则:“头人言重了。互市章程,乃陛下钦定,旨在公平交易,永葆和平。无论是谁,都需遵守!您若要交易,请按流程报备。否则,请恕小人无法办理。”
素利脸色阴沉下来,他身后的随从也手按刀柄,气氛剑拔弩张。
就在此时,一个温和却不失威严的声音响起:“素利头人,别来无恙?”
众人望去,只见荀彧不知何时已来到市场,他依旧是一身朴素的文士袍,但气度从容,瞬间成为了全场的焦点。
见到荀彧,素利的气焰收敛了几分。他深知此人是皇帝身边的近臣,北疆屯田、互市等诸多政策皆出自其手,地位非同一般。
“原来是荀先生。”素利拱了拱手,语气稍缓,“并非我故意生事,只是你们这规矩,未免太过繁琐。”
荀彧微微一笑,走到那几匹骏马前,仔细看了看,赞道:“果然是好马!头人若愿以此良驹交易,朝廷自然欢迎。至于章程,”他转向市吏,“头人初来,不熟悉流程,情有可原。你即刻带头人去办理报备,按最高限额核准其铁锅、盐茶交易量,务必满足头人需求。但要记住,下不为例。”
他这话,既给了素利面子,全了交易,又坚决维护了章程的严肃性,滴水不漏。
素利闻言,脸色稍霁,冷哼一声,不再多言,跟着市吏去了。
一场潜在的冲突,被荀彧轻易化解。市场内的气氛重新活跃起来,交易变得更加热烈。胡人们看到连素利这样的大部落头人也要遵守汉人的规矩,心中对互市的信任感和对汉廷的敬畏感,无形中又增加了几分。
夕阳西下,五原榷场在落日的余晖中结束了第一天的喧嚣。汉商们带着换来的牛羊皮货,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胡人们则扛着急需的盐铁茶帛,脸上洋溢着难得的笑容,驱赶着剩余的牲畜返回自己的牧区或屯田点。关隘内外,虽然依旧有士卒巡逻,但那种剑拔弩张的敌对气氛,已然被一种繁忙而充满希望的活力所取代。
曹操与荀彧、贾诩并肩立于关隘之上,望着逐渐散去的人流。
“文若先生处置得当,”曹操感慨道,“今日之后,互市之利,当深入人心。”
荀彧望着远方如血的残阳,轻声道:“经济纽带,确能维系一时和平。然,欲使其长久,非仅靠利诱。归根结底,在于我大汉自身能否持续强盛,在于屯田能否成功,在于教化能否推行……在于,朝廷的权威,能否真正深入这草原的每一个角落。”
贾诩阴恻恻地补充了一句:“还有,在于西边的羌乱,能否尽快平定。否则,北疆这点刚刚燃起的和平星火,随时可能被来自西方的战火吹灭。”
一句话,让三人都陷入了沉默。五原榷场的成功,只是北疆宏大棋局中的一步。帝国的未来,依然充满了未知的挑战。而此刻,一骑来自凉州的快马,正带着最新的战报,风驰电掣般冲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