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神瞳之无限推演 > 第24章 夜色承重诺,云火灼灼照前路

第24章 夜色承重诺,云火灼灼照前路(1 / 2)

暮色如同浓得化不开的墨汁,彻底吞噬了最后一缕天光,将那巍峨的山谷轮廓融入了沉沉的暗影之中。

唯有天边尽头,还固执地残留着一抹暗红色的残霞,如同不甘心就此熄灭的余烬,在无边的黑暗中徒劳地燃烧着,透出几分悲壮与苍凉。

镶嵌在四周陡峭岩壁上的、经过精心打磨的月光石,此刻开始散发出清冷而柔和的光辉。

这些光辉与空气中尚未完全散去的、源自地心与火莲池的炽热精气交织、碰撞,形成了一种冰与火共存、冷与热交织的奇异氛围,光影迷离,恍若幻境。

人群已散去大半,原本略显拥挤的谷口空地,此刻显得空旷了许多。

只留下了火云宗宗主火云子、刚刚经历脱胎换骨的楚云,以及几位神色各异、在宗内地位举足轻重的核心长老。

那位红脸膛的长老,此刻面庞上的尴尬与复杂之色尚未完全褪去。

他目光闪烁,几次想要开口说些什么,最终却只是嘴唇微微嗫嚅了几下,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带着些许自嘲与无奈的叹息,默默地将头微微偏向一侧,似乎不愿与楚云那清澈而坚定的目光直接对视。

回想起登云梯前自己那厉声的呵斥,甚至险些出手镇压的场景,与眼前这少年创造的奇迹相比,只让他觉得脸上火辣辣的,心中五味杂陈,难以言表。

其余几位长老,如掌管功法传承的传功长老、执掌宗门律法的执法长老等,则大多面露毫不掩饰的赞许与欣慰。

他们看向楚云的目光,就如同技艺高超的玉匠,发现了一块未经太多雕琢便已自然流露出内蕴光华的神异璞玉,充满了对宗门未来能否因此子而重现辉煌的深切期许。

而其中,气质清冷孤高如万载雪峰上迎风独立之玄冰莲的冰莲长老,她的目光则最为独特,也最为锐利。

她似乎并未过多在意楚云那堪称骇人听闻的修为提升速度,以及那令人心悸的混沌气息。

反而,她那双仿佛能洞彻人心、映照本源的眸子,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意,不时在静立原地的楚云,与那尚未走远、正一步三回头、眼中带着未尽关切之意的柳清瑶的背影之间,微妙地流转。

柳清瑶方才那发自内心、毫不作伪的急切与欣喜,并未逃过她这位师尊敏锐的眼睛。

此刻,她看向楚云的目光中,除了对于其天赋潜力的审视,更掺杂了一种极其严格的、如同审视企图靠近自家珍宝之人的警惕,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仿佛自己精心培育了许久、不容外人觊觎的冰莲,即将被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小子连盆端走的戒备与不悦。

楚云被她那清冷如冰刃般的目光扫过,只觉得脊背莫名一阵发凉,连忙收敛心神,眼观鼻,鼻观心,做出一副恭谨谦逊、人畜无害的模样,不敢与之对视。

火云子将场中这微妙的气氛与各人反应尽收眼底,嘴角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却并未点破。

他目光温和而深邃地落在楚云身上,那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以及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

在这宗门式微、强敌环伺的艰难时刻,能得天赐此等心性、潜力俱佳的弟子,无疑是那昏暗沉重前景中,骤然亮起的一抹充满希望与活力的亮光。

“恭喜你啊,楚云。” 火云子终于开口,声音平和舒缓,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力量,仿佛能抚平人心头的躁动与不安,也打破了这因众人心思各异而产生的微妙沉寂,“三日之功,脱胎换骨,直抵炼灵七重,更铸就前所未有之混沌根基,灵力之精纯雄厚,已远超同侪。此等造化,堪称宗门立派以来未有之奇迹。你,很好。”

楚云心中一暖,感受到师尊话语中的真诚与期许,再次躬身,行了一个标准的大礼,声音诚挚而有力:“弟子能有今日微末成就,全赖师尊信任,给予登顶之机,更赐下火莲池核心修炼之无上机缘!此恩如同再造,德泽如山,弟子铭感五内,永世不忘!”

火云子微微颔首,坦然受了他这一礼,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而肃穆:“你凭自身意志登顶登云梯,创造历史,又于火莲池中有此逆天造化,足见你福缘深厚、意志如铁、潜力无穷,皆为上上之选。为师向来赏罚分明,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楚云,今日在此,众长老为证,你可有何所求?只要不违背天地道义,不触犯宗门铁律,在为师能力范围之内,我可答应你一件事情。”

此言一出,尚未离开的几位长老神色皆是微微一动。

宗主亲口承诺,答应一件事!这分量何其之重!几乎相当于一个无条件的、蕴含着无限可能的愿望。

红脸长老忍不住又深深看了楚云一眼,眼神中的复杂意味更浓;而冰莲长老那清冷的眉头,则几不可察地轻轻蹙了一下,周身的气息似乎更冷了一分。

楚云心脏猛地一跳,几乎要撞出胸腔!

机会!他等待了许久、筹划了许久的机会,此刻就在眼前!

他强行压下心中翻腾的激动与紧张,脸上露出前所未有的凝重之色,再次深深一揖,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千钧重量:“师尊厚爱,弟子感激不尽,惶恐不已!弟子……弟子确有一事相求,日夜萦绕于心,难以释怀。只是……此事牵扯世俗王朝恩怨,恐有关宗门超然清誉,更可能……可能为正处于多事之秋的宗门,引来意想不到的麻烦与祸端,不知……不知当讲不当讲。”

他话语中透露出的沉重、顾虑以及那份隐忍,让火云子目光不由得微微一凝,意识到了楚云所求,恐怕非同小可。

火云子袖袍轻轻一挥,对几位静立一旁的长老道:“诸位长老今日护法、主持事宜也辛苦了,暂且回去歇息吧。宗内一应事务,明日再议不迟。”

几位长老都是历经风雨、心思通透之辈,闻言立刻明白宗主师徒二人有紧要且私密之事相谈,不便外人在场,纷纷拱手告辞。

红脸长老如蒙大赦,第一个化作一道赤色流光,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去,瞬间消失在天际。

冰莲长老则是再次深深看了楚云一眼,那目光中的意味更加难以捉摸,冰冷中带着探究,最后又瞥了一眼柳清瑶离去的方向,这才身形一晃,如同冰莲在月光下悄然凋零、消散,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转眼之间,这片被月光石清冷光辉照亮、又被残余火莲精气烘得温热的谷口空地,便只剩下火云子与楚云师徒二人,以及那无声流淌、包裹万物的浓重夜色。

远处的虫鸣与近处的风声,此刻都显得格外清晰。

“现在没有外人了。” 火云子的声音在寂静的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沉稳,“有何事,但说无妨。天大的干系,自有为师与你一同承担。”

楚云抬起头,目光灼灼,仿佛有两簇压抑了许久的火焰终于在眼底彻底燃烧起来,他直视着火云子那双深邃如星海的眼眸,一字一句,清晰地问道:“师尊……您,可曾听说过,镇守我人族西北边境长达甲子、令异族不敢南顾的,南宫将军?”

“南宫将军?” 火云子闻言,白眉微挑,眼中露出追忆与思索之色。

他身为宗主,常年隐居宗门深处,或是闭关寻求境界突破,或是谋划应对外敌之策,对于世俗王朝的更迭起伏、将帅的起落荣辱,确实知之甚少,也极少关注。

他缓缓摇了摇头,语气带着一丝歉意:“为师闭关已久,潜心大道,以求护佑宗门薪火,对抗外敌,对世俗王朝之事,确实疏于过问。这南宫将军……是何许人也?与你,又有何关联?”

楚云见师尊并未因自己提及“世俗”之事而显露出丝毫的不耐与轻视,反而态度温和,愿意倾听,心中稍定。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将那压抑在心底许久的、混合着血与火、冤屈与悲愤的记忆,如同揭开一道从未愈合、依旧淋漓的陈年伤疤,带着痛楚与决绝,娓娓道来。

他从南宫将军一生戎马倥偬,忠勇为国,爱兵如子,在军中威望极高讲起。

讲到其在吴王宫中,为了西北连年大旱、饥民遍野的惨状,不惜以身家性命顶撞吴郡王,慷慨陈词,声泪俱下地为千万黎民请命,请求减免赋税,开仓放粮;

从功勋卓着的将军府,在一夜之间被不明身份的神秘势力屠戮殆尽,满门老幼妇孺皆未能幸免,连带着那座象征着荣耀与忠诚的府邸也被熊熊烈火焚为白地的惊天惨状;

讲到那夜他冒险潜入依旧冒着青烟的废墟,亲眼所见的焦土、断壁残垣与那渗透进泥土深处的、无法洗净的暗红血腥;

以及那两名奉命在废墟中挖掘、最终找到一枚“天罗令”的官兵,低声交谈时透露出的、令人不寒而栗的蛛丝马迹;

他从自己因心中义愤,冒险祭拜而被卷入这可怕的漩涡,遭遇不明身份高手的连环追杀,险死还生;

讲到那无辜的棺材铺老王掌柜,只因一时善念收留了他这个“不祥之人”,便惨死于冷酷的官兵刀下,那双浑浊眼中最后定格的不甘与茫然;

最后,他提到了自己被迫流浪、前往西北边境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赤地千里,饿殍载道,易子而食的人间惨剧时有发生,而远在千里之外的吴王府,却依旧夜夜笙歌,横征暴敛,视治下百姓性命如同草芥蝼蚁……

他的声音并不高亢,反而因为需要极力压抑着那几乎要冲破胸膛的悲愤与怒火,而显得有些低沉、沙哑。

但正是这压抑的叙述,其中蕴含的那股沉痛、冤屈、以及那份百折不挠、誓要寻求真相的意志,却如同冰冷刺骨的暗流,一波强过一波地冲击着火云子那早已修炼得古井无波的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