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无形的威慑(2 / 2)

最高层持续关注着“铸鼎”工程的每一点进展和这些微妙的反馈。

在一次绝密的视频连线中,最高领导听取了陈北玄和林雪的联合汇报。

“综上所述,”陈北玄总结道,“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探针’系统的存在,尽管本身处于绝对保密状态,但其产生的无形威慑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对方已经察觉到了战场环境出现了他们无法理解和掌控的变化,并开始调整其战术行为。”

“这意味着,我们即使不公开宣布,也在事实上,开始剥夺对方倚仗的‘隐身’优势,迫使其在最核心的突防战术上变得犹豫和谨慎。”林雪补充道。

屏幕那端,最高领导沉吟片刻,缓缓道:“这是一盘战略级的‘盲棋’。对方不知道我们掌握了什么,但感受到了威胁。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最强大的武器之一。‘铸鼎’工程的首要战略目标,已经部分达成。”

他随即下达指示:“继续维持最高保密等级。利用对方这种试探和规避心理,可以适度进行一些战略层面的‘示形’与‘误导’。例如,在其‘鬼影’经常出现的区域,部署一些传统的、但性能有所提升的雷达单位,让其误判为我们只是在某些特定雷达技术上取得了突破。”

未战而屈人之兵

随着时间推移,距离“沙漠之刃”演习开始的日期越来越近,但演习方释放出的公开信息,却悄然发生着变化。其官方宣传中,关于“穿透纵深防御”、“精准拔除坚固目标”的强硬措辞有所减少,转而更多地强调“复杂环境下的体系对抗”、“与盟友的协同互操作性”等相对模糊的概念。

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态势开始显现。

在719厂的指挥中心,陈北玄看着屏幕上那些依旧偶尔闪现、却始终不敢深入“蛛网”核心区域的“鬼影”信号,对身边的赵磊和季岚说道: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我们织这张网,最初是为了‘看见’,是为了在未来的对抗中赢得先机。但没想到,仅仅是‘可能存在’的‘看见’能力,就已经开始‘屈人之兵’了。”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深意:“当然,这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当对方最终下定决心,硬闯这张网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能牢牢将其粘住。通知下去,‘铸鼎’工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我们要确保这张网,不仅能感应,更能……困敌。”

无形的威慑已然建立,但所有人都明白,这层窗户纸迟早有被捅破的一天。当那一天来临,这张凝聚了无数心血的“蛛网”,必须能够承受住最锋利的“矛”的全力冲击。

风暴前夕的宁静,比喧嚣更加令人心悸。而在这种宁静之下,一场基于全新规则的战争,已经无声地打响了第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