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他缓缓开口,声音平稳而有力,“你们看到的这些‘长影’,正是我们接下来需要征服的目标。如果这条路轻而易举,那也轮不到我们719厂来走。”
他站起身,走到会议室前方,目光扫过每一个人。
“我不要求‘玄鸟’在三年内形成战斗力,甚至不要求它在十年内装备部队。我要求的是,我们在这条别人想都不敢想、或者想了也不敢做的道路上,持续地、坚定地走下去。”
他做出了新的部署:
1. **成立“玄鸟”三大攻关中心:**
* **“标记投射技术中心”**:集中力量研究新型智能投射载体和远程附着工艺,与“苍穹”项目深度联动。
* **“量子传感与读取中心”**:与国内顶尖量子机构成立联合实验室,主攻远距离、高灵敏度、抗干扰量子探测技术。
* **“信息解译与特征库中心”**:开始系统性地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现有装备数据,尝试建立初步的“目标物理特征-量子响应”关联数据库。
2. **启动“深蓝学院”量子科技人才培养专项:** 面向全球招募和培养兼具物理学、材料学、信息科学背景的交叉学科人才,为“玄鸟”及其可能衍生的未来技术,储备最核心的智力资源。
3. **寻求国家级战略资源的支持:** 陈北玄决定亲自向上级汇报“玄鸟”项目的进展与前景,争取将该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规划,以获得更持续、更强大的资源保障。
“我们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更要有‘功力必不唐捐’的信念。”陈北玄最后说道,“‘玄鸟’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本身能否成功,更在于它牵引着我们整个719厂的科技树,向着最顶端、最前沿的方向生长。即便最终‘玄鸟’折翼,我们在攀登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技术和人才,也必将在这片土地上,催生出其他更加绚烂的科技之花。”
会议结束,众人带着沉重却也更加清晰的任务离开。他们知道,“玄鸟”项目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更加艰苦的爬坡阶段。那束原理验证的微光,此刻更像是一支在无尽黑暗中探索前行的火把,虽然照亮范围有限,却坚定不移地指向着未知的、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未来。
微光之后,长影随行。而这,正是开拓者必须承担的命运。719厂的战士们,已然握紧火把,踏上了征服影子的漫长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