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成功之后(2 / 2)

“比如,”他举例道,“如果对手放弃了动能穿甲,转而大规模使用超高速化学能战斗部(HEAT)或者更诡异的攻击模式呢?如果他们发展出能干扰甚至控制我们‘微纳结构’内部能量转换的武器呢?我们不能等到敌人拿出新武器,才开始想对策。”

课题三:光环下的阴影与新的博弈

林雪的简报,也印证了陈北玄的担忧。 “轩辕”测试虽然保密,但其成功所引发的战略格局微妙变化,依然被对手感知到了。

监控显示,某些国家对我国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技术引进申请陡然增多,其中不乏带有明显情报搜集目的的试探。一些以往对719厂技术持怀疑态度的国际防务分析师,也开始调整其评估报告,虽然依旧充满偏见,但已不得不正视其技术领先的可能性。

“他们正在重新评估我们,也在重新制定针对我们的策略。”林雪汇报,“以往的技术封锁和供应链打压,效果正在减弱。他们可能会转向更隐蔽的领域,例如:标准专利战、人才争夺、以及在国际规则和舆论上给我们设置更复杂的障碍。”

成功,并未让外部环境变得宽松,反而使得博弈升级到了更复杂、更讲究规则和智慧的层面。

新的起点

面对这些成功之后的课题,陈北玄并未感到困扰,反而有一种“果然如此”的平静。他深知,攀登科技高峰的过程,就像登山,每一个营地的建立,都不是终点,而是迎接更险峻路段的新起点。

他在一次内部讲话中,对所有骨干说道:

“‘轩辕’测试的成功,是我们过去几年的答卷,成绩不错。但现在,考官换人了,题目也更难了。新的考官,是规模化生产的现实,是未来战场的未知,是国际博弈的复杂。我们要用更谦逊的态度,更开放的思维,更坚韧的毅力,去解答这些新的考题。”

“记住,我们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在测试场上拿到一个漂亮的分数,而是为了让我们的战士,在未来的战场上,能拥有最可靠的守护。这条路,没有终点。”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各自奔赴新的挑战。陈北玄独自留在办公室,目光再次投向墙上的巨幅地图,只是这一次,他的视线越过了山川大地,投向了更遥远的星辰,也投向了更基础、更琐碎、却同样决定成败的生产线与训练场。

成功,已成过往。新的征程,已然开启。这条路,注定要背负着成功的荣光与重量,走得更加沉稳,也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