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是人才队伍的脱胎换骨。
几年前,719厂面临的是人才流失、青黄不接的窘境。如今,这里成为了优秀工程师和青年才俊向往的热土。
· 核心团队的成长: 小张、小李、赵磊等第一批跟随陈北玄的年轻人,已经成长为各自领域独当一面的技术专家和项目负责人。
· 人才的虹吸效应: “麒麟”的成功,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来自名牌大学和相关领域的优秀毕业生和资深工程师加盟。研发中心员工的平均年龄不到三十五岁,却已经承担起国家级的重大科研任务。
· 技能工人的升级: 生产线上的工人,不再是简单的操作工。他们需要读懂复杂的图纸和工艺文件,操作精密的数控设备,理解质量管控要点。厂内持续开展的技能培训和等级认证,促使他们向“知识型工人”转型。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精神面貌的重塑。
曾经的迷茫、绝望和得过且过,被一种昂扬的自信、强烈的自豪感和紧迫的使命感所取代。
· 自信: 他们亲手打造出了世界顶尖的装备,这种成就感赋予了每个人无比的自信。走在外面,提起是719厂的人,都会收获敬佩的目光。
· 自豪: “铸国之重器,固陆疆长城”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了每一个719厂人的血脉。他们深知自己工作的意义,是为了守护国家的安宁。
· 使命感: 无论是小批量生产的压力,还是车族化研发的挑战,亦或是走向世界的憧憬,都让他们意识到,征程远未结束,必须继续奋力前行。
这种精神层面的蜕变,是最宝贵、也最持久的。
周卫国看着眼前这座生机勃勃、充满现代气息的工厂,常常感慨万千。他知道,719厂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他苦苦支撑、担心破产的老旧企业了。它已经完成了一次彻底的涅盘重生,蜕变为一个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的、充满活力的高科技军工集团。
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源于数年前那个下午,一个名叫陈北玄的年轻技术员,敲开他办公室的门,递上了一份名为《沙漠之狐》的方案。
“麒麟”改变了装备,而装备,也反过来深刻地改变了创造它的工厂和人。这场蜕变,仍在继续,并将随着“麒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断深化、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