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总装线上的不眠夜(1 / 2)

高原极限测试的宝贵数据被迅速消化吸收,转化为一项项具体的设计改进。与此同时,在719厂最大的总装车间里,一场无声的战役正在进入最高潮——“麒麟”全尺寸功能样机的总装。

车间被划为了严格的保密区域,进出需经过多层检查。巨大的工位上,那台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底盘骨架已然成型。低矮而棱角分明的车体,采用全新的焊接工艺,焊缝均匀平滑如鱼鳞,在照明灯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液气悬挂的平衡肘如同强健的关节,连接着宽大的负重轮。尾部动力舱的开口处,线束和管道已预先布置完毕,只等待那颗经过高原淬炼的“心脏”入住。

总装过程,是对项目管理、工艺水平和团队协作的终极考验。陈北玄将指挥部直接设在了车间旁边的一个玻璃隔间里,墙上挂满了巨幅的总装工序图、质量管控点和进度看板。他几乎吃住在车间,眼睛熬得通红,工装上也沾满了油污,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吊装动力包!注意对中,精度要求正负0.5毫米!”陈北玄通过步话机下达指令。天车缓缓吊起那台沉重而精密的动力包总成,在几位老师傅的精准引导下,如同进行心脏移植手术般,平稳而准确地落入动力舱的基座上。螺栓紧固的扭矩被严格记录,每一个接口都被反复确认。

“安装主控计算机和总线主干网络!注意线缆屏蔽和接地!”电子小组的人员如同神经外科医生,在狭窄的空间里,将一束束粗细不等的线缆,按照编号,精准地插入对应的接口。Vdb-1.0总线如同中枢神经,开始将各个子系统连接起来。

“炮塔吊装!”巨大的、覆盖着基础装甲的炮塔被缓缓吊起,与车体炮塔座圈对接。这是关键一步,座圈的平面度和同轴度要求极高。王师傅亲自带着徒弟,用激光跟踪仪进行着最后的微调,确保炮塔回转平稳顺畅。

总装线上,灯火通明,人声与机器的声音交织,却秩序井然。每个工位都悬挂着作业指导书,配备了所需的工具和检测设备。工人们神情专注,一丝不苟。他们知道,自己正在参与的,是一项必将载入史册的工程。

然而,挑战无处不在。

在安装驾驶员全景显示系统时,发现一个显示接口的物理尺寸与设计图纸有细微偏差,导致连接器无法完全插入。

“暂停安装!质量组,立刻排查是加工误差还是设计问题!”陈北玄立刻下令。

经过紧急排查,发现是供应商提供的连接器批次存在公差。问题被迅速反馈,备用件从库房调出,更换后解决。

在进行首次全车通电前检查时,总线小组发现某个远程数据采集模块无法被主节点识别。

“排查链路!从物理层到协议层!”陈北玄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冷静。

小张和小李拿着万用表和总线分析仪,沿着复杂的线束一路排查,最终在一个隐蔽的转接插头处,发现了一根几乎看不见的金属毛刺导致了短路。清除毛刺后,通讯恢复正常。

问题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又被团队一个接一个地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伴随着数据的更新、流程的优化和经验的积累。车间里的白板上,写满了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这成了“麒麟”样机诞生的独特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