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说话,翻开第一页。图表清晰,逻辑严密,最关键的是,没有空谈战略,全是能落地的动作节点。看到第三页那个用户互动率与融资节奏的相关性分析时,他停住了。
“这个数据来源是?”
“政务平台、年报、第三方调研。”她说,“都是公开的,只是没人连起来看。”
他抬头,“你什么时候开始研究这些的?”
“很久了。”她顿了顿,“我一直觉得,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在会议室里,在人怎么活这件事本身。”
他沉默了一会儿,忽然笑了下,“明天我要开个会,能不能借你大脑用十分钟?”
“不行。”她也笑,“但我可以把这五页纸借你。”
他盯着她看了几秒,眼神从怀疑变成认真,最后化成一种她没见过的亮光。像是迷路的人突然看见了路标,又像是压了太久的弹簧,终于找到了释放的方向。
他把文件小心地塞回公文包,挂在椅背上。然后走到她身边坐下,离得很近。
“你说的那个共建小组……”他低声问,“如果真做起来,第一步该怎么推?”
她转头看他,“你想听实话?”
“不然呢。”
“先找十个愿意说话的老业主,不是托儿,也不是VIp客户,就是普通住户。请他们喝杯茶,听他们骂半小时。然后把他们的原话整理出来,贴在售楼处墙上。”
他皱眉,“这有什么用?”
“有用。”她说,“当管理层每天都能看见‘我家孩子放学没地方待’‘电梯坏了三天没人修’这种话,他们就不会再想着怎么包装样板间了。”
顾砚辞没立刻点头,但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了一下——那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
窗外天色渐暗,楼下传来小孩骑滑板车的声音。他忽然说:“上次你说你在做自己的项目,是不是就是这类东西?”
她没否认,“类似。”
他点点头,没再追问。
两人坐着没动,房间里很静。电视没开,灯也没全亮,只有角落一盏落地灯投下暖黄的光。
片刻后,他伸手拿过茶几上的包,拉开拉链,把那份文件重新拿出来,翻到最后一页。他在空白处写下两个字:试点。
笔尖顿了顿,又添一句:下周启动。
他合上文件,抬头看她。她也在看他,神情平静,眼里却有种藏不住的笃定。
他忽然觉得,这段时间压在胸口的那块石头,好像轻了一些。
苏雨宁起身去厨房倒水,路过沙发时,他伸手轻轻拉住她的手腕。
她停下来。
“谢谢你。”他说。
她没抽手,也没说话,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他松开手,她继续往前走。水龙头打开,水流注入玻璃杯,发出清脆的声响。
顾砚辞坐在原地,望着她的背影,嘴角慢慢扬起。
苏雨宁端着水杯转身,正好撞上他的目光。
两人对视一秒,谁都没躲。
她走回来,在他旁边坐下,把杯子递过去。
他接过,指尖碰到她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