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动了什么关系?”她低声问。
“没动。”他靠着沙发扶手,“就是打了几个电话,找了认识的人。人家看在顾氏合作项目的份上,通融了一下。”
她盯着他,“值得吗?为了一套书,让人情欠在这种事上。”
“值得。”他答得干脆,“你用得上,就值得。”
她猛地抬头。
他没回避视线,“我知道你不喜欢被特殊对待。可有些事,我不想按‘常规流程’来。我想快一点,直接一点,送到你手上为止。”
空气像是静了一瞬。
她喉头动了动,想说点什么,最终只化作一声极轻的叹。
“谢谢。”她说。
“不用。”他嘴角微扬,“下次我出差,你也可以给我带点东西。”
“带什么?黑咖啡粉?还是会议纪要模板?”
“都可以。”他笑,“最好是你熬夜写的那份行业白皮书打印版。”
她瞪他一眼,“谁熬夜了?”
“没人说你熬夜。”他退半步,“但我知道你有时候,比所有人都醒得早。”
她心头一跳。
这话太近了,像踩在某条看不见的线上。
她迅速合上盒盖,“东西收到了,你可以去忙了。”
“好。”他转身走向书房,走到门口又停下,“对了,快递单我撕了,不会有人知道你收了什么。”
她一怔,“你连这个都……”
“嗯。”他回头,“我不希望你因为这些事,被人议论。”
脚步声远去,走廊灯光渐暗。
她一个人坐在沙发上,手里还捏着盒子一角。客厅安静,只有挂钟滴答走动。她低头看着那套书,忽然觉得胸口有点闷。
不是压抑,也不是负担。
是一种她很久没体会过的、被人稳稳接住的感觉。
她站起身,抱着书往书房走。时间还早,离她习惯的节奏尚有数小时,但她已经不想等了。有些资料需要提前整理,有些模型需要重新校验边界条件。
她推开书房门,打开台灯。暖光铺满桌面,她将书一本本取出,按年份排列。最后一本封底夹着一张便签,字迹熟悉:
「第43页的回归分析,你可能会感兴趣。」
她翻开那一页,是一组新补充的实证数据,旁边手写了一行小注:
「变量控制方式,和你上周提出的思路一致。」
笔迹刚劲,力道透过纸背。
她盯着那句话看了很久,指尖慢慢摩挲过那行字的尾端。然后合上书,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窗外夜色浓重,城市灯火如星。
她坐下来,打开笔记本电脑,新建文档,输入标题。光标闪烁,像在等待某个时刻的到来。
楼下传来轻微响动,是顾砚辞在厨房倒水的声音。他没开大灯,只用了操作台下的感应光源,影子斜斜打在墙上,短促而安静。
她没回头。
但手指在键盘上停了几秒。
随后,她摘下手表,轻轻放在书边。婚戒依旧藏在指套里,但她今天没有立刻戴上。
电脑屏幕亮着,文档标题清晰:
《基于非线性动态系统的风险预警模型优化方案——初稿》
她开始打字。
第一个句号落下时,楼下水杯放回桌面的声音也刚好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