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雨宁骑到楼下时,车锁自动落锁。她推着车进院子,链条发出轻微的咔哒声。三楼那户人家还在吵架,女人的声音断断续续飘下来,说着“钱呢”“你又赌”之类的话。她没抬头,径直把车停进角落的铁架,锁好。
钥匙插进房门时有点涩,她轻轻晃了两下才拧开。屋里灯一亮,熟悉的陈设扑面而来:小书桌靠墙,台灯歪着头,上面贴着一张便签,写着“ppt修改-明早九点交”。床边堆着几本专业书,最上面那本翻到中间,夹着一支蓝色荧光笔。
她脱鞋进门,先把包挂在门后钩子上,再把讲义抽出来摊在桌上。手机震动了一下,是图书馆值班组长发来的消息:“今天表现很好,顾家那边没找麻烦吧?”
她回了个“没事”,又补充一句“明天照常来”。
洗完澡出来,她坐在桌前,打开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的瞬间,邮箱提示有新信件。发件人是公司人事部,标题写着《入职培训安排通知》。
她点开附件,逐条浏览。培训从下周一开始,地点在总部大楼三层会议室。第一天是团队破冰,第二天是系统操作演练,第三天要提交一份岗位分析报告。
她翻到日程表最后一栏,备注写着:所有新人需准备三分钟自我介绍,内容包括教育背景、实习经历及职业目标。
她盯着那行字看了几秒,合上电脑。起身去泡了杯咖啡,没加糖。端回桌前时,顺手拉开抽屉,取出一个牛皮纸文件袋。里面是一沓打印好的资料,最上面一页写着《江城师范大学优秀毕业生名录(2019届)》,写着她的名字。
她没多看,把袋子推进抽屉深处,重新打开电脑。
文档新建一页,标题打了两个字:“自我……”
她停住,删掉,换行,重新输入:
“各位同事好,我是苏雨宁,毕业于江城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曾参与‘高效学习行为模型构建’课题研究,以下是我的岗位理解——”
敲完第一段,她抬头看了眼墙上的钟。十一点四十七分。
她起身走到床边,从枕头底下摸出一块老式怀表。金属壳冰凉,表面有一道细小的划痕。她拇指轻轻擦过,翻开盖子,指针静静停在十一点四十七分。
再过十三分钟,三点。
她躺下,闭眼,没关灯。
---
顾砚辞拨通第二通电话时,语气比刚才沉了些。
“名单里如果有叫苏雨宁的,单独标注出来。”他说,“查她在校期间的所有公开活动记录,尤其是学术论坛、校外讲座这类非课程性质的出席情况。”
助理应了声是。
他又补了一句:“顺便查一下,她有没有在校刊发表过文章,题目是什么。”
电话挂断,他靠进椅背,目光落在书房角落的相框上。那是几年前拍的家族合影,他站在后排,表情淡漠。照片里的人都笑着,唯独他像局外人。
他忽然想到宴会上她面对继母时的样子——没有怒意,没有慌乱,甚至连语气都没变。可每一句话都像钉子,精准地打进对方的破绽里。
那样的冷静,不可能是临时练出来的。
他起身走到书柜前,抽出一本厚册子,《顾氏集团近五年战略投资年报》。翻开最后一页附录,有一张手写备注清单,是他亲自列的并购标的评估标准。其中一条写着:“决策响应速度优于行业均值30%以上者,优先考虑。”
他盯着那行字,忽然笑了下。
原来他欣赏的特质,早就被人用另一种方式活成了日常。
他把书放回去,顺手碰倒一支笔。笔滚到地上,停在监控画面投影的边缘,正好压住她关灯那一刻的影像。
他没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