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倒影错层 > 第254章 文明剧目的序章

第254章 文明剧目的序章(1 / 1)

“使者之种”带回的“路径”信息,其复杂程度远超联邦现有的任何导航系统。它并非三维空间坐标,而是一种涉及多维规则结构、意识频率乃至存在性层级的 “超维地址” 。破译并稳定这条路径,成为了联邦踏入“共演之厅”前必须攻克的第一道难关。

艾莉调动了“溯源之光”灯塔的全部算力,结合星环锻造者对高维几何的理解、“播种者”对生命频率的掌控以及洛璃对变量之力的精微操控,开始了史无前例的联合推演。这过程如同在黑暗中用蛛丝编织桥梁,稍有不慎,路径便会崩溃,甚至可能引发不可预知的规则反噬。

与此同时,关于“剧目”的筹备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这并非一场文艺演出,而是要凝聚联邦文明精华,向未知的存在展示其最核心的价值、智慧与潜力。最高议会成立了 “文明华章委员会” ,由林晓担任艺术总监,洛璃负责规则呈现,艾莉负责信息集成,各成员文明最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参与其中。

争论焦点在于:“剧目”的主题是什么?是展现联邦强大的科技与力量?是演绎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还是阐释精深的哲学思辨?

林晓在聆听了无数建议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力量会过时,历史会被遗忘,哲学也可能被超越。唯有我们面对‘存在’本身的态度,是独一无二的。我们的‘剧目’,应该展现我们如何在混沌与秩序、已知与未知、个体与集体、创造与约束之间,寻找并践行那条 ‘平衡之路’ 。这,就是我们联邦献给宇宙的‘文明之歌’。”

这一理念得到了广泛认同。委员会决定,“剧目”将不采用线性叙事,而是一首 “多维交响诗” ,通过规则、意识、艺术与信息的融合,立体呈现联邦的“平衡”之道。

洛璃开始着手构建“剧目”的 “规则舞台” 。她以混沌光海为基,调动变量之力,并非创造实物,而是编织一个充满弹性的、能够响应并具象化各种理念碰撞的 “概念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秩序将以璀璨的几何光晶形态出现,变量则会化作流淌的、充满生命力的规则虹彩,两者的互动将直观演绎“平衡”的精髓。

林晓则负责“剧目”的 “意识旋律” 。他不再独自吟唱,而是引导联邦所有自愿参与的成员,将他们的记忆、情感、梦想与思考,汇聚成一股浩瀚而和谐的 “文明和声” 。这和声将承载联邦的喜悦与悲伤、成功与失败、迷茫与觉醒,展现一个真实而鲜活的文明灵魂。

艾莉的任务最为繁重,她需要将联邦所有的知识——从基础科学到前沿猜想,从各文明艺术到哲学思辨——压缩、转译成一种能被高层次存在理解的 “通用信息语素” ,并将其无缝嵌入“规则舞台”与“意识旋律”之中,形成完整的“信息织体”。

就在筹备工作进入最关键阶段时,艾莉团队对“路径”的稳定化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他们成功在世界树港口附近的空间结构中,固化了一个稳定的、如同旋转星璇般的 “维度接口” 。通过这个接口,可以感知到那条通往“共演之厅”的、超越常规时空的路径已然畅通。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通过初步的路径探测,他们发现“共演之厅”并非一个固定的“场所”,其内部规则环境极有可能随着“参与者”的不同而动态变化。这意味着,联邦无法预知他们将面对什么样的“舞台”和“观众”。

“这本身就是考验的一部分,”洛璃凝视着那缓缓旋转的维度接口,眼中闪烁着挑战的光芒,“‘平衡’的真谛,不正是在于应对未知与变化吗?我们的‘剧目’,必须拥有足够的 ‘适应性’ 与 ‘包容性’ ,才能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奏响我们的核心乐章。”

最后的准备工作围绕着“灵活性”展开。林晓的和声结构被设计成可基于环境反馈进行即兴变奏的模式;洛璃的规则舞台被赋予了更强的可塑性,能根据外部规则环境调整自身的表现形态;艾莉的信息织体也预留了多种交互接口。

终于,在联邦历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日子,一切准备就绪。

一艘特制的、本身即是“剧目”一部分的 “共鸣方舟” ,承载着凝聚了联邦无数心血的文明交响诗,在世界树无数意识的“注视”下,缓缓驶向了那旋转的维度接口。

林晓、洛璃与艾莉的核心意识也随舟同行,他们将作为联邦的“指挥”、“舞台总监”和“信息枢纽”,亲自参与这场关乎文明未来的“演出”。

方舟接触接口的瞬间,没有剧烈的震动,没有耀眼的光芒,只是如同融入水面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常规宇宙中。

联邦的成员们,通过灯塔网络,能模糊地感知到方舟已经踏上了那条超越理解的路径,正驶向那片名为“共演之厅”的未知领域。

等待他们的,将是怎样的“观众”?怎样的“舞台”?

他们的“平衡”交响诗,能否在更高层级的宇宙格局中,赢得共鸣与认可?

一切的答案,都隐藏在维度回廊的彼端。

文明的剧目,序章已毕,正章将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