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清染将信纸缓缓烧尽,火光在她的面容上跳动。她清楚,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正向她席卷而来。她必须正面迎击。
“影一,召集所有能调动的暗卫,我有新的任务。”
影一抱拳,身影一晃,便消失在夜色中。
苏清染坐回书桌前,皇宫地图在她眼前摊开。天命玄晶,皇室秘藏,与萧绝血脉相连,亦是母亲当年寻觅之物。这些线索串联起来,指向的绝非寻常宝物。她需要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进入皇宫深处,且不引人怀疑。
太后,是她唯一的切入点。
她回想上次入宫为太后诊治的情形。太后对自己医术的赞赏,以及让她常入宫调理的口谕,此刻成了她最好的通行证。但仅仅是诊病不足以让她深入皇宫禁地。她需要一个更紧迫的理由。
次日清晨,苏清染派人向宫中递上拜帖,言明王妃忧心太后凤体,特请入宫请安,并愿为太后调配新方,以固龙体。
拜帖很快得到批复,太后宣召。
苏清染换上一袭不显山露水的宫装,仅带了两名贴身侍女便乘轿入宫。轿子穿过巍峨的宫门,沿着朱红的宫墙缓缓前行。宫道两旁,树影森森,透出深宫特有的压抑。
她步下轿辇,踏上汉白玉石阶。这里的一切,都透着庄严与古老。她深吸一口气,平复心绪,步入慈宁宫。
“臣妾参见太后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后坐在凤椅上,面色虽显苍白,但精神尚好。她见苏清染前来,面露喜色。
“快起来,染儿。你这孩子,边关回来就急着入宫,可见是个孝顺的。哀家身子骨硬朗着呢。”
苏清染起身,微垂眼帘:“能为太后娘娘分忧,是臣妾的福分。臣妾在边关时,偶得一味奇药,对调养心神极有助益,特意带回献给娘娘。”
她从袖中取出一个小巧的玉盒,递给一旁的嬷嬷。嬷嬷接过,小心翼翼地呈到太后面前。
太后打开玉盒,一股清雅的药香扑鼻而来。她拈起一颗丹药,仔细端详,脸上笑意更浓。
“你这孩子,总能给哀家惊喜。上次的药方,让哀家夜夜安眠,这回又是什么灵丹妙药?”
苏清染轻声细语:“此丹名为‘宁心’,乃臣妾偶然所得古方所制。娘娘常年心事重重,日夜操劳,服用此丹可安神定魄,延年益寿。”
她的话让太后十分受用。太后身边的大宫女春嬷嬷,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苏清染。她记得这位王妃,过去痴痴傻傻,如今却言语得体,举止从容,与传闻中的“傻妃”判若两人。
“王妃医术果然高明,”春嬷嬷的声音有些尖细,“不知可否请王妃为娘娘再把把脉,看看娘娘身体恢复得如何?”
苏清染心头一动。这正是她想要的。
“自当遵命。”她上前,指尖轻搭在太后腕间。
脉象平稳有力,但她能感觉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燥热,那是长期服用宫中某些“补药”留下的隐患。她眉头微蹙,不动声色。
“娘娘凤体康健,只是心火略盛,需多饮清茶,少思劳累。”苏清染收回手,声音平稳。
太后点头,对苏清染的诊断深信不疑。
“哀家正是觉得有些燥热,夜里也偶感烦闷。看来你这小神医,当真是哀家的福星。”太后拉过苏清染的手,语重心长,“哀家想着,你既然有这般本事,不如就留在宫中几日,也好随时为哀家调理。顺便,也帮哀家看看宫里其他的妃嫔,她们身子骨都不太好,尤其是惠妃和丽妃,常年咳疾缠身,太医们都束手无策。”
苏清染心中一喜。这正是她求之不得的。留下宫中,她才有机会寻找线索。
“娘娘厚爱,臣妾愧不敢当。能为娘娘和宫中各位娘娘效劳,是臣妾的荣幸。”苏清染应下。
太后立刻吩咐下去,为苏清染在慈宁宫旁边的清雅苑安排住处。
清雅苑。
苏清染屏退侍女,迅速检查了房间。这里看似寻常,但她能嗅到空气中一种淡淡的香料味,并非普通熏香,更像是某种能够扰人心神的药物。她不动声色,从空间中取出一块玉石,放在枕下,玉石散发的灵气能驱散这些微弱的异香。
夜深人静,她进入灵溪空间,将那本古籍再次翻开。萧绝信中所言的“天命玄晶”,她从未在古籍中见过记载。但萧绝提到它与血脉相连,这让她联想到古籍中关于“上古血脉”的描述。
“上古血脉,承载天地。然,亦有邪术窥其本源,以血为引,以魂为祭,夺其生机,化为己用……”
她仔细研读,发现这段描述后面,还隐藏着一些被刻意抹去的痕迹。她用灵泉水轻拭,模糊的字迹渐渐显现。
“……玄晶为引,可通幽冥,可控生机,亦可……逆天改命。”
苏清染的心脏猛地一缩。逆天改命!这天命玄晶,竟然有如此力量?这绝非普通宝物。而暗影阁,竟是为此而来?
她继续向下看,字迹更加难以辨认,但她还是捕捉到几个关键词:北冥,祭坛,禁忌。
北冥?难道天命玄晶在北冥之地?
她从空间出来,天色已蒙蒙亮。她没有合眼,坐在书桌前,铺开纸笔,开始在皇宫地图上圈画。清雅苑的位置,慈宁宫,以及她曾听闻的皇室藏书阁、禁地等。她需要找到更多与“北冥”或“祭坛”相关的线索。
接下来的几日,苏清染以诊病之名,频繁在皇宫各处行走。她为惠妃、丽妃等诊治,开出的药方效果显着,赢得了宫中妃嫔的信任和赞誉。她的医名在宫中迅速传开,甚至有些地位较低的宫女太监,也私下求她诊治。苏清染来者不拒,通过这些小人物,她能收集到许多宫中的细枝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