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三年十二月的寒风吹拂着北京城,韩风坐在交易室里,目光聚焦在碳酸锂2401合约那令人触目惊心的走势图上。从七月份上市以来,这个新品种就像一把失控的匕首,从挂牌价24.6万元/吨一路坠落至12月初的10万元/吨以下。他的账户资金在棉花调研后已经突破百万大关,但此刻面对这个跌跌不休的品种,内心依然充满敬畏。
“跌得越深,反弹越利。”韩风轻声自语,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碳酸锂这把“匕首”已经坠落太久,他隐隐感觉到,反弹的契机正在酝酿。
根据市场数据,碳酸锂价格在2023年经历了惊人的过山车行情。从年初的50万元/吨一路下挫,尤其到了11月,期货移仓换月之际,多空资金持续剧烈博弈,导致碳酸锂期货价格几乎只有跌停和涨停两个状态。到12月4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甚至跌破了10万元/吨关口,创下上市以来新低。
韩风开始深入研究碳酸锂的基本面。他注意到,尽管需求端未见起色,但供给端已经出现了明显变化。根据国泰君安期货的研究,从2023年9月初开始,碳酸锂价格跌幅领先且大于原材料,导致冶炼利润亏损,外购锂精矿生产的亏损幅度由3.5万元/吨环比扩大至5万元/吨左右。四川和江西等主产区锂盐生产商纷纷启动减停产,多家企业发布检修公告。
“当亏损扩大到一定程度,供给收缩就成为必然。”韩风在交易日志上写道。他仔细计算着碳酸锂的成本结构,发现按照当时2560美元/吨的锂辉石精矿价格折算,碳酸锂成本约20.0万元/吨,远高于市场价格。这种价格与成本的严重倒挂,让他看到了反弹的基础。
随着调研的深入,韩风还注意到一个关键信号:碳酸锂的库存正在下降。根据国泰君安期货的报告,冶炼厂库存已由6万吨下降至3万吨,大部分企业都采取低库存策略。这意味着一旦需求稍有回暖,供需格局可能迅速转向紧张。
十二月中旬的一个凌晨,韩风突然从睡梦中惊醒,一个关键的逻辑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碳酸锂市场正在从“需求不景气推动上游利润压缩”转向“锂盐生产商减停产使得供需再平衡”的阶段。他立即打开电脑,重新检查了自己的推理过程。
“基本面已经在悄悄改善,只是市场情绪还停留在悲观中。”韩风思考着。他注意到,临近交割,碳酸锂主力合约LC2401的持仓量不降反增,达到了11.78万手。这种异常现象表明多空双方博弈激烈,一旦一方认输,很可能引发剧烈波动。
第二天一早,韩风做出了决定:在10.5万元/吨附近建立碳酸锂多单。这个位置距离历史低点8.56万元/吨不远,向下的空间有限,而向上的弹性很大。他采用了分批建仓的策略,先建立了三分之一仓位,将止损设置在9.8万元/吨。
接下来的两个交易日,碳酸锂继续在低位震荡,韩风的持仓一度出现浮亏。但他并没有慌乱,反而在价格再次探底10.2万元/吨时加仓了第二批。这个时候,他的平均成本在10.35万元/吨左右,总仓位控制在五成。
“真正的反弹需要催化剂。”韩风深知这个道理。他像猎人般耐心等待着,每天密切关注着碳酸锂产业链的各种消息。终于,在十二月的第三周,他等待的催化剂出现了。
首先是江西云母矿企业传出减产消息,部分企业的年度配额使用完毕,后续以代加工为主。接着,碳酸锂现货市场开始出现微妙变化,虽然电芯企业维持刚需采购,但进一步提高客供比例以规避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这些迹象表明,产业链最悲观的时期可能正在过去。
更关键的是,韩风注意到碳酸锂期货的持仓结构开始发生变化。根据广期所披露的会员持仓,空头持仓集中度显着高于多头。这种高度集中的空头仓位,就像一堆干柴,只要一点火星就能燃起熊熊大火。
十二月十八日,火星终于出现。一家大型锂盐厂突然宣布停产检修,预计影响产能百分之十五。消息传出后,碳酸锂期货应声大涨,当日涨幅超过百分之七。韩风的持仓瞬间从浮亏转为浮盈,但他并没有急于平仓,因为他知道,这很可能只是开始。
随后的几个交易日,碳酸锂继续强势反弹。空头开始恐慌性平仓,进一步推高了价格。韩风按照交易计划,在价格突破13万元/吨时进行了第三次加仓,将仓位提升到七成。这个时候,他的浮盈已经相当可观。
“反弹不是反转,必须警惕节奏的变化。”韩风不断提醒自己。他深入研究后发现,虽然短期供需格局改善,但中长期来看,碳酸锂行业仍将面临过剩压力。南美盐湖及澳非矿的增量将进一步拓展成本曲线厚尾的格局,这意味着反弹空间可能有限。
基于这个判断,韩风制定了分批止盈的计划。他在13.5万元/吨附近平掉了第一批仓位,在14.2万元/吨平掉了第二批。这个时候,他只剩下最后三分之一的多单,止损也上移至成本价,确保这笔交易至少不会亏损。
市场总是充满意外。就在韩风以为这波反弹即将结束时,一个新的催化剂出现了:碳酸锂期货即将迎来首次交割。根据广期所规则,首个碳酸锂期货合约将在明年1月12日停止交易。市场上开始出现关于交割品不足的担忧,因为根据统计,如果要交割10万吨碳酸锂现货,约是2022年全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这种担忧在十二月下旬发酵,碳酸锂价格再次强势上攻,一度突破16万元/吨。韩风持有的最后一批多单获得了超额收益,但他依然保持冷静,在15.8万元/吨附近平掉了所有仓位。
“交割担忧带来的溢价,会在交割结束后迅速消失。”韩风如此判断。果不其然,在他平仓后不久,碳酸锂价格开始震荡回落,最终停留在14-15万元/吨的区间。
回顾这笔碳酸锂交易,韩风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获得了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收益率。但更让他感到满意的是,他对市场节奏的精准把握和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在交易总结中,韩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碳酸锂交易教会我一个重要道理——在最悲观的时候保持理性,在最狂热的时候保持冷静。市场的极端价格往往出现在基本面最差的时候,但这也正是风险收益比最佳的时候。就像一把坠落的匕首,看似危险,但只要把握好时机,就能稳稳接住。”
通过这次实战,韩风还深刻体会到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价值。碳酸锂期货的上市,虽然初期加剧了价格波动,但最终为产业提供了风险管理的工具。作为一个交易者,不仅要会分析基本面,还要理解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和参与者心理。
夜深了,韩风整理着碳酸锂的交易记录,心中已经开始酝酿下一场战役。期货市场就像一片无垠的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惊涛骇浪。而他已经学会,在这片大海中,既要懂得顺势而为,也要学会在逆流中寻找机会。
毕竟,真正的交易高手,不是那些永远顺着潮流游泳的人,而是那些懂得在暗流涌动中把握方向的人。碳酸锂这把“反弹的匕首”,只是他期海航行的又一个航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