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谨慎涉足(2 / 2)

“亚茹,你负责法务咨询,确保我们这种跨区域贸易完全合规。所有合同都要规范。”

接下来的一个月,“星辰”的运输队格外忙碌。但运的不是大宗建材,而是小批量的、不同规格的水泥、玻璃、油漆。

李铁柱亲自坐镇,每次只做几吨的调剂。从价格低的地区进货,拉到价格稍高的地区,加上合理的运费和微薄利润售出。

他坚持两个原则:一,绝不冒充“计划内”物资;二,所有票据齐全,依法纳税。

一次,有个工地负责人找到他,暗示可以吃下大批量“便宜货”,不问来历。

李铁柱直接送客:“我们只做小本买卖,货源清晰,依法纳税。您要找别的路子,请自便。”

王亚茹有些担心:“这样会不会把客户都推走了?”

“推走的,不是我们的客户。”李铁柱毫不在意,“我们要的是长期合作伙伴,不是搞一锤子买卖的赌徒。”

慢慢地,“星辰商贸”在周边县市的建材圈里,有了个新名号——“规矩李”。

意思是跟他做生意,价格未必最低,但绝对省心,安全,票据规范。

虽然单笔利润微薄,但架不住细水长流。更宝贵的是,通过这次次“蚂蚁搬家”,李铁柱彻底摸清了建材流通的各个环节,建立了一张可靠的信息网。

月底盘账,王亚茹惊喜地发现,这项新业务的净利润,竟然颇为可观,而且完全合法合规。

大壮也服气了:“柱子哥,还是你厉害!胡科长那种搞法,是杀鸡取卵。咱们这样,是养鸡下蛋!”

李铁柱看着报表,脸上并无得意:“这只是开始。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不靠歪门邪道,照样能在阳光下把钱赚了。”

他望向窗外,目光深远。这次谨慎的涉足,不仅带来了利润,更验证了他对政策和市场的判断。

一条属于“星辰”的、稳健而清晰的新路,正在脚下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