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择校风波(2 / 2)

陈锋没有过多描述自己的困难,而是借着赵行长的话头,谈起了自己的“婉锋食品”,谈起了如何从一个小作坊发展到如今解决了几十人就业、产品甚至出口创汇的规模,谈起了他对民营经济未来的一些看法,言语间充满了自信与远见。

“……王局长,不瞒您说,我们这些个体户,摸着石头过河,确实不容易。但国家既然给了政策,我们就想甩开膀子干出个样子来,也为咱们市的发展尽一份力。” 陈锋举起酒杯,语气诚恳,“别的不敢保证,但纳税、解决就业,我陈锋绝不会落在后面。就是有时候,像孩子上学这种实际问题,确实让我们感觉……有点使不上劲。”

他这番话,既展现了实力和前景,又点明了困境,却丝毫不显得抱怨或乞求,尺度拿捏得恰到好处。

王副局长听着,不时点头,看向陈锋的目光里多了几分欣赏。他放下酒杯,笑了笑:“陈老板年轻有为,想法很好啊!现在国家确实鼓励像你这样的民营企业家。孩子的教育是大事,不能因为父母的身份受影响。这样吧,”他转向旁边的秘书,“小张,明天你跟进一下,陈老板女儿入学的事情,按政策,对于优秀民营企业经营者,我们教育部门也应该有所倾斜嘛,特事特办。”

秘书立刻点头应下。

王副局长又对陈锋说:“陈老板,以后在企业经营上遇到什么政策层面的问题,也可以直接让小张联系我。咱们市的经济建设,需要你们这样的新鲜血液!”

一顿饭,没有提任何具体的“礼物”,陈锋用他企业的实力和个人的谈吐,成功地解决了朵朵入学的问题,甚至额外获得了一位实权副局长的善意和一条潜在的沟通渠道。这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个入学名额,更是一种社会地位和资源网络的认可与拓展。

第二天,当陈锋再次带着材料来到教育局时,情况已截然不同。还是那个戴眼镜的办事员,但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脸上堆满了近乎惶恐的笑容,不仅迅速办好了所有手续,还亲自将他们送到门口,嘴里不停说着:“陈老板,您放心!朵朵同学下周一直接来一班报到就行!班主任我都跟您联系好了,是学校里最好的老师!”

走出教育局,阳光明媚。林婉秋紧紧握着那张盖着红色公章的入学通知书,感觉像做梦一样。昨天还遥不可及的事情,今天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解决了。她看着身边沉稳的丈夫,心中充满了自豪与依赖。这就是她的男人,能用她想象不到的方式,为她和孩子扫平一切障碍。

朵朵虽然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但能感觉到爸爸妈妈的高兴,也蹦蹦跳跳地拍着手:“爸爸好厉害!我要上新学校啦!”

困扰多日的入学难题彻底解决,家庭的社会地位实现了又一次无声却坚实的跃升。陈锋用他的人脉和手腕,再次证明了“财富”之外,“能量”的重要性。

然而,就在这喜悦的氛围中,陈锋的视线无意间扫过马路对面,一辆停着的津夏牌出租车摇下了车窗,里面坐着的,赫然是昨天在巷口窥视、并可能与他岳母有过接触的苏晓丽!她似乎一直在等着他们出来。

看到陈锋注意到她,苏晓丽没有躲闪,反而抬起手,优雅地、却带着明显挑衅意味地,用指尖夹着那个王翠花遗落的、印着外文字母的金属打火机,轻轻晃了晃,然后对着陈锋,露出了一个意味深长、带着某种算计的冰冷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