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也微微动容,举杯示意:“陈老板言重了,老朽定当尽力。”
陈锋话锋再次一转,目光扫过所有人,声音提高:“但是!我要强调一点!咱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锅里抡勺子的兄弟!新人要尊重老人的经验和付出,多学习,多请教!老人也要包容新人的想法和冲劲,取其精华!咱们的目标只有一个——把‘婉锋’做大做强!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能跟着公司享福,过上好日子!而不是在这里搞什么新旧之分,搞内耗!那是在挖咱们自己的根!”
他声色俱厉,目光如炬,看得几个心里有点小九九的老员工低下了头。
“我现在明确一下,”陈锋语气放缓,但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大刘,生产这一块,还是你总负责,李工的技术建议,你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情况落实!刚子,销售和市场你牵头,张平配合你,他脑子活,你们多商量,一起把市场给老子打下来!”
“是!锋哥!”大刘和刚子挺直腰板,大声应道,心里彻底踏实了。锋哥还是那个重情义的锋哥,没忘了他们这些老兄弟,而且给了他们明确的领导和统筹位置。
“李工,张平,你们有什么好想法,直接跟大刘、刚子沟通,也可以直接跟我汇报!总之,咱们劲儿要往一处使!”陈锋最后总结道。
这场看似简单的酒桌谈话,如同一剂高效的润滑剂和粘合剂。陈锋用他最擅长的方式,肯定了老员工的基石地位,表达了对新人价值的期许,明确了权责,强调了团队协作的至高原则。
第二天,团队的氛围明显不一样了。大刘主动找到张平:“小张,你昨天说的那个包装的事,我琢磨了一下,有点道理,咱们试试?” 张平受宠若惊,赶紧拿出本子详细解释。
李工再提出建议时,老周虽然还是有点嘀咕,但执行起来却认真了不少,因为他知道,这是“锋哥”看重的人,提的建议也是为了厂子好。
一种积极的、相互学习的氛围开始在新老员工之间弥漫。潜在的隔阂与摩擦,被陈锋巧妙地转化为了良性竞争与合作的压力。
看着车间里逐渐融洽的景象,陈锋和林婉秋相视一笑,都松了口气。林婉秋低声道:“还是你有办法。”
陈锋刚想说什么,女儿朵朵却像只小燕子一样从外面跑了进来,一把抱住他的腿,仰着小脸,眼圈却有点红红的:“爸爸!”
陈锋心里一紧,连忙蹲下:“朵朵,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朵朵瘪着小嘴,委屈地说:“今天小胖说,说爸爸是个体户,没出息……不如他爸爸在国营厂上班光荣……”
陈锋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眼神沉了下来。
这企业内部刚刚捋顺的矛盾,难道在社会层面,在下一代的认知里,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