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总,我觉得咱们辣条的包装封口位置可以再往上调整两毫米,这样看起来更规整,而且能省点包装膜。”张平拿着一个辣条袋子,兴冲冲地跑到大刘面前,眼里闪着发现新大陆般的光。
大刘正忙着调试机器,头也没抬,语气有些生硬:“一直都是这么封的,没出过问题。这点边角料能省几个钱?别瞎琢磨,按规矩来!”
张平脸上的兴奋僵了一下,讪讪地放下了袋子。
新人带来的新观念、新方法与老员工固有的工作习惯和思维模式产生了直接的碰撞。目标明确——陈锋必须在鼓励新人积极性与维护老员工尊严之间找到平衡,引导团队顺利完成从“草莽”到“正规军”的磨合,将潜在的内部矛盾转化为共同进步的合力,而非内耗。
几乎在同一时间,车间另一头,李工背着手巡视,指着那台刚修好的封口机对旁边一个老工人说:“老周,这台机器操作完后,切断电源前,最好让加热片再空转冷却三十秒,能延长元件寿命。”
老周嘴上应着“哎,好,知道了,李工。”,等李工一转身,却对着机器撇了撇嘴,小声嘀咕:“就你懂得多?我们这么干多少年了,也没见机器坏哪儿去……”
这微妙的氛围,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涟漪悄然扩散。大刘和刚子凑在一起抽烟休息时,刚子忍不住用胳膊肘碰了碰大刘:“诶,我说大刘,那张平小子是挺能折腾,这才来几天,就提了好几个建议了。还有李工,要求是真严……锋哥对他们,是不是有点太……看重了?”
大刘深吸一口烟,闷闷地吐出烟圈,没说话,但眼神里那丝不易察觉的失落和危机感,却被刚子看了个真切。
陈锋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傍晚,他让林婉秋去称了点猪头肉,打了一斤散装白酒,把大刘、刚子、张平、李工,还有几个核心老员工叫到了临时隔出来的小办公室里。
没有开场白,陈锋先给每人倒了一小杯白酒,自己率先举杯:“今天没啥大事,就是咱们核心团队,新老弟兄一起,喝一杯,聊聊。”
几口酒下肚,气氛稍微活络了些。陈锋看向大刘和刚子,语气真诚:“大刘,刚子,咱们是从最苦的时候,一口干粮分着吃,一起拼杀出来的。没有你们当初跟着我,就没有今天的‘婉锋’。这份情义,这份功劳,我陈锋记在心里,刻在骨子里!你们俩,是我陈锋最信得过的兄弟,是咱们‘婉锋’扛大梁的柱子!来,我敬你们!”
这话说得掷地有声,带着滚烫的温度。大刘和刚子愣了一下,看着陈锋毫不作伪的眼神,胸口那点郁结瞬间散了大半,激动地端起酒杯:“锋哥!说这些干啥!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对!跟着你干,我们心里踏实!”
三人重重碰杯,一饮而尽。所有老员工都看着,心里也跟着热乎起来。
紧接着,陈锋又看向张平和李工,语气同样郑重:“张平,李工,你们是咱们‘婉锋’未来发展急需的人才!张平有冲劲,有想法,敢闯敢干;李工经验丰富,技术过硬,是咱们的定海神针!我把你们请来,就是希望你们能把新的活水带进来,把咱们的短板补上!‘婉锋’这个台子,需要你们这样的角儿!”
张平激动得脸通红,端着酒杯的手都有些抖:“陈总,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绝不辜负您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