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刘亲自合上电闸。机器嗡鸣启动,加热指示灯稳定亮起,传送带平稳运行,封口出来的产品密封整齐,再无之前的时好时坏。
神了!李工!您真是这个!大刘由衷地竖起大拇指,满脸佩服。困扰他们小半个月的问题,人家十几分钟就找到病根并解决了。
李工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摆摆手:经验之谈罢了。这台机器型号老了些,我建议,等资金宽裕了,可以考虑更换核心加热模块,能效更高,也更稳定。另外,我看你们车间的电路负荷有点大,最好单独拉一条线给这几台主要设备……
他随口又提了几条改进建议,每一条都切中要害。大刘赶紧拿小本子记下来。
陈锋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车间,看到了整个过程。他走到李工面前,态度诚恳:李工,您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正是我们婉锋急需的。我们想正式聘请您担任公司的技术顾问,不需要您每天坐班,每周来两三次指导一下,解决关键技术难题,顺便帮我们带带这几个苗子。月薪……暂定一百二十块,您看如何?
这个薪资在八十年代初,对于一个退休返聘人员来说,绝对是高薪了。李工略微沉吟,他不是看重钱的人,但他从陈锋眼中看到了尊重和对技术的渴望,从大刘这些年轻人眼中看到了求知的热情,这让他很受用。
好吧。李工点点头,既然陈老板这么有诚意,我这把老骨头,就再发挥点余热。
太好了!大刘高兴地差点跳起来。
复试结束,成果显着。张平凭借其市场开拓能力和灵活的头脑,成功拿下销售专员职位;李工则以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被聘为技术顾问。同时,另外三名在复试中表现出踏实肯干、学习能力强的年轻人,也被录用充实到生产一线。
陈锋当场宣布了录用结果,并明确了张平向刚子汇报,李工的技术建议大刘必须高度重视并执行。新老团队的架构,在这一刻被清晰地确立下来。
看着新鲜血液加入后显得更有活力的团队,陈锋心中一块大石落地。销售和技术这两个关键短板,终于得到了初步的、却是强有力的补充。他仿佛已经看到,有了张平这样敢打敢拼的销售尖兵,和李工这样经验丰富的老法师坐镇,这艘小船正在变得更加稳固,有能力驶向更广阔的市场。
然而,就在陈锋准备勉励几句新员工,结束这场成功的招聘时,刚子却皱着眉头,拿着一个小本子凑到他耳边,压低声音,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
锋哥,人是招到了,都是好苗子。可……张平底薪加提成,李顾问月薪一百二,再加上另外三个新人的工资……这每个月固定的人力成本,一下子就要多出去将近三百块!咱们现在资金本来就紧,辣椒酱这边生产还要扩大规模,这……这账上的钱,还能周转开吗?林总监刚才让我悄悄问您一句。
陈锋脸上满意的笑容微微一僵,心猛地沉了一下。
这人才刚刚到位,迫切需要的资金链危机,竟然已经随之而来,而且变得更加尖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