冈本少佐骑在马上,举着望远镜观察着莽莽群山,眉头紧锁:“八嘎!想钻进深山老林?命令部队加速前进!迫击炮小队前出,对可疑隘口进行火力侦察!请求航空兵支援,对西面山区进行侦察轰炸!绝不能让他们跑掉!同时,电告联队长,请求派兵向野猪岭方向迂回堵截!”
傍晚时分,联合部队抵达“迷魂涧”入口。眼前是两座大山夹峙的一道幽深峡谷,怪石嶙峋,水流湍急,仅有一条狭窄的栈道蜿蜒通向深处,地势极为险要。
先头部队报告,栈道年久失修,部分路段已朽坏,大部队和辎重通过需要时间修复,且谷内易守难攻。
这时,后卫部队紧急报告:日军先头部队已逼近至五里外,其骑兵斥候已与我后卫警戒哨发生零星交火!
联合指挥部再次面临抉择:是立即进入峡谷,利用险要摆脱敌人?还是在入口处凭借地利,打一个伏击,挫敌锐气后再走?
张云鹤主张打:“师座!刘司令!这地方太适合打埋伏了!咱们居高临下,鬼子展不开队形,揍他一家伙,让他不敢紧追,咱们再走也从容!”
吴铁锤也摩拳擦掌:“对!揍狗日的!我们熟悉地形,可以绕到侧后给他一下!”
赵锡田担忧:“打起来容易,脱身难。鬼子有炮,有飞机,一旦被粘住,后续部队跟上,我们就真被堵在洞口了!”
刘久山看向宋希濂:“宋师长,你拿主意!打,我们配合;走,我们带路!”
宋希濂仔细观察地形,又看了看疲惫但求战心切的官兵,沉吟片刻,决断道:“打!但要快打快撤!目的不是歼灭,是震慑和迟滞!赵团长,你团一营在正面栈道口依托岩石构筑简易阵地,摆出死守架势!刘司令,麻烦你派一队精干弟兄,从侧面密林迂回,袭击鬼子侧翼,打一下就撤!张团长,你团抽调一个连,配备机枪,抢占左翼制高点,火力压制!整个行动不超过一个小时,然后交替掩护,迅速入谷!指挥部和后勤先入谷!”
“是!”
伏击战迅速部署。官兵们利用地形,迅速构筑阵地。宋希濂沟通系统,看到因有效整合力量、做出果断决策获得的积分,进行了针对当前山地防御战的实用兑换:
【兑换:“7.92机枪备用枪管”x30根,“木柄手榴弹”x500枚,“韧性攀爬绳索”x1000米,“便携式栈道修复工具包(斧、锯、钉)”x50套,“高效止血绷带”x800卷,“单兵三日份炒米干粮”x8000人份。】
【叮!兑换成功!物资已合理化配发至前沿及工兵分队(解释为战前储备及就地取材制作)。】
这批物资,特别是机枪枪管、手榴弹和修复工具,为即将发生的阻击战提供了及时支撑。
日军冈本大队很快进入伏击圈。当其先头部队试图冲击栈道口时,遭遇了赵锡田团一营的顽强阻击。机枪火力从岩石后猛烈扫射,手榴弹在狭窄的山路上爆炸,日军伤亡不小。同时,游击队迂回小队从侧翼密林中突然开火,袭扰日军队形。张云鹤团抢占的制高点机枪也发挥了作用,压制了日军迫击炮阵地。
冈本没料到对方敢在此设伏,且火力不弱,攻势受挫。战斗持续约四十分钟,天色渐暗。宋希濂见迟滞目的已达到,下令按计划撤退。部队交替掩护,有序退入迷魂涧,并炸毁了部分栈道,阻滞追兵。此战,烧伤日军数十人,己方伤亡轻微,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也为主力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
部队进入迷魂涧后,行军更加艰难。栈道修复工作缓慢,粮食物资消耗快,伤员在颠簸中痛苦加剧。然而,在共同经历了刚才并肩作战后,两军官兵之间的隔阂明显消融了许多,互相帮扶的场景增多。
深夜,部队在谷中一处稍开阔地休整。联合指挥部收到游击队交通员冒死送来的情报:刘久山司令派人联络了山外几个秘密关系点,设法筹集到一批粮食和草药,正设法运来;同时,情报显示,日军因迷魂涧地形复杂,暂时停止了大规模追击,改为封锁出口和空中侦察,但派出了多支小股精锐分队,化装成山民或游击队,试图渗透进来进行破坏和侦察。
危机暂时缓解,但更隐蔽的威胁已然降临。然而,两军初步合作的成功,为在这片绝境中生存下去,点燃了第一簇坚实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