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院子里的积雪还没来得及清理,堂屋的电话就急促地响了起来。林逍揉着眼睛从屋里跑出来,这电话是家里早早就装了的,方便联系生意,这时候打来,八成是有要紧事。
“喂,哪位?”林逍拿起听筒,里面传来老周熟悉的大嗓门,“逍儿啊!好事!天大的好事!”
“省药材公司要大量收购一批中药材,我寻思着你们农场周边山林多,肯定有不少好货!”老周的声音透着兴奋,“我跟公司申请了,这片区的收购权归我,给你个实价,你帮我在农场收收,咱们兄弟俩一起赚点!”
“省药材公司要大量收购一批中药材,我寻思着你们农场周边山林多,肯定有不少好货!”老周的声音透着兴奋,“我跟公司申请了,这片区的收购权归我,我给你个内部价,你帮我在农场收收,咱们哥俩一起赚点!”
林逍连忙追问:“都要啥药材啊?价钱咋样?”
“你听好了啊,我报给你!”老周清了清嗓子,“刺五加,品相好的1块2一斤,次一点的5毛;五味子贵点,好的4块,次的2块5;黄柏2块5到1块5,黄芪5块到3块,这个黄芪可是好东西,收的时候得仔细看;柴胡最贵,好的6块,次的4块;还有桔梗,好的2块,次的1块。都是分两个档次,你收的时候把好关,别让人以次充好。”
林逍拿着听筒,脑子飞快地转着:“周哥,你这价钱确实比供销社高不少。行,我帮你收!中间的差价我就不多说了,保证给你把好品相关。”
老周立马答应:“没问题!就信你这眼光。记住啊,品相一定要把关,好货我才能给公司交差。过几天公司会派车来拉,到时候我让司机跟你对接,钱款直接给你汇过去。”
“放心吧周哥,保证给你收最好的货!”挂了电话,林逍激动得原地转了两圈。这可是个好机会,咱们佳木斯这边农场多,冬天农闲时,老辈人都有上山采药材晾干存着的习惯,以前都只能卖给供销社,价钱压得低,这下自己收,既能赚点差价,还能给农场的乡亲们多赚点。他没提老周的名字,只想着回头跟家里人商量下收购价就行。
回到院子里,虎子正帮着林父分割野猪肉,沈歌在旁边烧热水,准备清洗猪肉。林逍凑过去,把老周收购药材的事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啥?柴胡能给到这个价?”虎子手里的刀顿了顿,他没多少文化,对具体数字不敏感,但也知道这价钱比供销社高太多,“那乡亲们肯定乐意卖!”
沈歌也停下手里的活,惊讶地说:“这么高的价钱?那乡亲们肯定愿意卖。不过咱们定的收购价得公道,让乡亲们得实惠,才会把好货给咱们。”
林逍笑着解释:“那是自然。我想着在咱们的收购价基础上,给乡亲们多算点,回头我跟你说个具体数,你记着就行。等会儿卖猪肉的时候跟大家说一声,你写张红纸贴墙上,认字的自己看,不认字的咱们再细说。虎子负责称重就行。”
林父点点头:“这主意好!农闲的时候,农场家家户户都有存干货药材的习惯,春天采了晾上,秋天采了再晾,一年下来谁家不得存个百八十斤的干货。你这价钱比供销社高,肯定能收不少。沈歌,你去把堂屋的红纸拿出来,写清楚药材种类和价钱,再备注下只收晾干的干货。”
沈歌连忙跑进屋里,拿出红纸和毛笔。她蘸了墨,工工整整地写起来:“收购中药材(仅限干货):刺五加(好0.9元\/斤,次0.2元\/斤)、五味子(好3.7元\/斤,次2.2元\/斤)、黄柏(好2.2元\/斤,次1.2元\/斤)、黄芪(好4.7元\/斤,次2.7元\/斤)、柴胡(好5.7元\/斤,次3.7元\/斤)、桔梗(好1.7元\/斤,次0.7元\/斤)。公平交易,童叟无欺。”她没写任何关于利润的内容,只把收购价和“仅限干货”的要求写得明明白白。
写完晾干,林逍找了根竹竿,把红纸挂在院子门口最显眼的地方。虎子已经把两头野猪肉分了两扇,用绳子吊在临时搭的木架子上,旁边放着一杆大秤和一把锋利的剔骨刀,要多少就现场割多少。
“哥,猪肉按昨天说的,6毛一斤对吧?”虎子擦了擦秤杆,“这两扇肉一共六百多斤,还有些内脏啥的,够乡亲们买了。”
“对,6毛一斤,比市面上便宜两毛,农场的乡亲们买着划算。”林逍叮嘱道,“等会儿有人来买猪肉,你就先跟他们说收药材的事,特意强调只收干货,特别是那些常年存药材的老职工,他们干货存货多。”
刚布置好,院门口就传来了脚步声。第一个来的是农场老职工王大爷,他扛着两个沉甸甸的粗布麻袋,手里还提着个竹筐,看样子是专门来卖药材的。“逍儿,虎子,听说你这儿收干货药材?价钱比供销社高不少,我把家里存的都扛来了,先给我称点猪肉,家里孙子嚷嚷着要吃红烧肉。”
虎子连忙迎上去:“王大爷,来了!猪肉新鲜着呢,您先歇会儿。我们只收晾干的干货药材,价钱确实比供销社高,您这麻袋里都是干货吧?”
王大爷愣了一下,顺着虎子指的方向看了看红纸上的价钱,眼睛一亮:“柴胡好的5块7一斤?供销社才给4块5啊!你们这价钱真的假的?”
林逍走过来,笑着说:“王大爷,您还不信我?这是我联系的省城药材渠道,价钱绝对真实。您这都是干货吧?我先看看品相,要是好货,当场称重给钱,绝不拖欠。”
“信!咋不信!”王大爷连忙把麻袋放在地上,解开绳结,“你看,这袋是柴胡,去年秋天采的,在仓房里晾了大半年,干透了;这袋是五味子,今年夏天采的,阴干的,一点没晒坏,你看看品相咋样。”
林逍蹲下身,伸手进麻袋里抓了一把柴胡,根须完整,颜色鲜亮,没有丝毫潮气和霉变:“大爷,您这柴胡是好货!就按5块7一斤算。五味子我也看看。”他又抓了一把五味子,颗粒饱满,果肉厚实,干燥度十足,“这五味子也是好的,3块7一斤。我给您称称。”
虎子连忙拿起秤,先称柴胡:“柴胡五十一斤三两,51.3乘以5.7,等于292块4毛1,给您292块5毛。五味子三十二斤一两,32.1乘以3.7,等于118块7毛7,给您118块8毛。一共411块3毛,给您411块5毛!”
王大爷接过钱,笑得合不拢嘴:“比卖给供销社多赚了快一百块钱!逍儿,你这可是帮了大忙了!我再买二十斤猪肉,12块钱对吧?”
“对,二十斤猪肉12块钱。”林逍接过钱,“大爷,您要是还有存货,或者想上山采,尽管拿来,我们收几天,到时候我联系人送到省城去。”
“有!我仓房里还存着两百多斤黄芪干货呢,去年采的老根,晾得透透的,下午我就让我儿子用板车拉来!”王大爷提着猪肉,兴高采烈地走了,嘴里还嚷嚷着:“农场的老少爷们快来看啊,林逍家收干货药材,价钱比供销社高多了!”
这一喊,没多大一会儿,院门口就挤满了人。有来买猪肉的,有来卖干货药材的,还有来看热闹的。农场的李婶背着两个竹筐挤进来:“逍儿,我这两筐都是桔梗干货,去年采的,在屋檐下晾了一整年,你看看能给啥价?”
林逍接过竹筐,里面的桔梗根又粗又直,没有须根,干燥得一折就断:“李婶,您这桔梗是好货,1块7一斤。我给您称称,三十六斤四两,36.4乘以1.7,等于61块8毛8,给您62块!”
李婶接过钱,高兴地说:“太好了!这桔梗在仓房里堆了快一年,本来还愁卖不上价,没想到能卖这么多钱。给我称十五斤猪肉,我回去炖桔梗排骨汤。”
沈歌在旁边帮着收钱,笑着说:“李婶,这搭配好,又香又补。您要是还有其他药材,也尽管拿来。”
人群里的农场职工张叔推着个小推车过来,车上放着三个麻袋:“逍儿,我这三袋都是黄柏干货,就是去年存的时候没注意,有点虫蛀,能收不?”
林逍打开麻袋,抓了一把黄柏看了看,确实有少量虫蛀痕迹,但干燥度够:“张叔,您这黄柏确实有点虫蛀,只能按次的算,1.2一斤。您要是愿意卖,我就收。”
“卖!卖!供销社才给1块钱,你这还多两毛呢。”张叔连忙说,“我这三袋一共一百多斤干货,你称称。再给我称二十斤猪肉,我儿子今天从场部回来,要吃红烧肉。”
虎子一边称猪肉一边说:“张叔,您放心,这猪肉都是新鲜的,昨天刚打的野猪,肉质紧实得很。”
不一会儿,又有几个农场老人推着小推车、扛着麻袋过来,带来的都是常年积攒的干货药材。林逍负责鉴别干货品相和定价,虎子负责称重,沈歌负责收钱,三人分工明确,忙而不乱。
堂姐小娥提着个布兜也过来了,帮着沈歌整理药材:“逍儿,没想到这么多人来卖干货药材,你们这价钱确实公道。我家里也存了半兜五味子干货,是去年夏天采的,晾得很干,不知道还能不能用。”
林逍接过布兜,里面的五味子干货颗粒干燥,没有受潮迹象:“小娥姐,您这五味子干货保存得好,还能算次的,2.2一斤。三十四斤六两,34.6乘以2.2,等于76块1毛2,给您76块2毛。”
小雅趴在竹篓边,好奇地问:“舅舅,这些草也能卖钱吗?我明天也上山去采!”
林逍刮了刮她的小鼻子:“这些不是草,是药材干货,能治病的。药材得采回来晾干存着才能卖钱,山上采回来的新鲜药材可不能卖,得晾好久呢。”
小娥笑着说:“等明年春天采了药材,娘给你慢慢晾,晾成干货再拿来卖钱给你买糖吃。”
正忙着,虎子娘从屋里出来,手里端着一壶热水:“逍儿,虎子,沈歌,歇会儿喝口水。小云在屋里坐月子,我炖了点鸡汤,你们也进去喝点。”
沈歌接过水壶,给林逍和虎子各倒了一碗:“婶子,您去照顾小云吧,这里有我们呢。刚才郑云还让我问您,鸡汤里要不要放枸杞。”
“放!放一把枸杞进去,补气血。”虎子娘笑着说,“我去看看小云,你们忙不过来喊我一声。”
刚喝了口水,就看到农场的老中医刘大夫推着个独轮车过来,车上放着四个鼓鼓的麻袋:“逍儿,我听说你收干货药材,特意把我这几年存的好货都推来了,你看看品相。”
林逍连忙迎上去:“刘大夫,您来了!您的药材干货肯定都是好货。”他打开麻袋,里面的黄芪、柴胡、五味子都用粗布包着,分门别类整理得整整齐齐,一看就是精心保存的干货。
“黄芪是前两年采的老根,晾透了之后在通风仓房里存了两年;柴胡是去年秋天采的,阴干后用麻纸包着防潮;五味子也是去年的新货,挑的都是颗粒饱满的。”刘大夫一一介绍,“我本来想留着自己配药,听说你这儿价钱公道,就拿来卖了,换点钱给孙子买课本。”
林逍仔细看了看,黄芪根粗肉厚,断面呈菊花心,确实是好货;柴胡根须完整,气味浓郁;五味子颗粒饱满,色泽鲜亮。“刘大夫,您这都是顶级的好货,黄芪4块7一斤,柴胡5块7一斤,五味子3块7一斤。我给您称称。”
虎子拿起大秤,小心翼翼地称着:“黄芪一百零二斤,102乘以4.7,等于479块4毛,给您480块。柴胡八十五斤,85乘以5.7,等于484块5毛,给您485块。五味子六十三斤,63乘以3.7,等于233块1毛,给您233块2毛。一共480+485+233.2=1198块2毛,给您1198块5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