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婚宴当天,天刚蒙蒙亮,林逍家的院子就热闹起来。鸡叫头遍时,母亲就已经在厨房忙活开了,烧火、洗菜、切肉,锅碗瓢盆的碰撞声在清晨的空气里格外清脆。林逍被这声音吵醒,一骨碌爬起来,从衣柜里翻出那件藏青色的中山装——这是上个月特意去县城裁缝铺做的,料子是上等的涤卡,胸前的口袋绣着精致的暗纹,领口和袖口熨得笔挺。
“慢着点穿,别把扣子扯掉了。”母亲端着洗脸水走进来,看着林逍手忙脚乱的样子,笑着说道。林逍接过脸盆,用温热的水洗完脸,又对着镜子仔细梳理了头发。穿上中山装的瞬间,整个人的气质都变了,原本就英挺的身姿更显挺拔,眉眼间带着几分沉稳,再也不是两年前那个连十五块钱都凑不出来的毛头小子了。
刚收拾好,就听到院门口传来沈歌的声音。林逍连忙迎出去,只见沈歌站在门口,穿着一身大红色的旗袍,领口和袖口绣着金色的牡丹花纹,乌黑的头发挽成一个发髻,插着一支银色的发簪。阳光洒在她身上,红色的旗袍衬得她皮肤白皙,眉眼含情,宛如一朵盛开的红牡丹。
“真好看。”林逍看得有些失神,下意识地说道。沈歌脸颊一红,低下头,小声说:“你穿中山装也很好看。”林母从屋里出来,看到两人站在一起的模样,眼眶不由得有些湿润——郎才女貌,说的就是眼前这对年轻人啊。林父也走了出来,手里拿着旱烟袋,却忘了点烟,只是一个劲地笑:“好,好,真好。”
两人走进屋,看到爷爷奶奶正坐在堂屋的椅子上,穿着崭新的蓝色粗布褂子,精神矍铄。奶奶拉着沈歌的手,仔细端详着,笑着说:“这姑娘,真是越看越俊。”爷爷也跟着点头:“逍儿能娶到你这样的媳妇,是他的福气。”沈歌红着脸,给爷爷奶奶行了个礼:“爷爷奶奶好。”
林母端来茶水,坐在沈歌身边,看着她手腕上的上海牌手表,感慨地说:“两年前咱们家穷得叮当响,连逍儿上学的十五块钱学费都凑不出来,晓梅也只能在家帮衬着干活。没想到才两年时间,不仅盖了新房子,存了存款,逍儿要订婚了,晓梅也如愿去了县中学,这日子真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林父也叹了口气,接口道:“是啊,这都多亏了逍儿能干,还有沈歌这姑娘帮衬着打理养殖场。以前总担心逍儿娶不上媳妇,现在好了,不仅娶到了好媳妇,家里的日子也红火了。”正说着,院门口传来一阵喧闹声,虎子的声音喊道:“林逍,沈歌嫂子,来客啦!”
众人连忙迎出去,只见院门口停着几辆自行车,舅舅一家正从车上下来。外公外婆穿着崭新的灰色褂子,由大舅舅搀扶着,后面跟着二舅舅、三舅舅和舅妈们,还有几个蹦蹦跳跳的表弟表妹。“爹,娘,你们来啦!”林母快步走上前,接过外婆手里的包袱,里面装着给沈歌的订婚礼物——一块红色的布料和一双绣着荷花的布鞋。
“这么早就让你们赶路,累坏了吧?”林父也走上前,跟舅舅们打招呼。外公笑着说:“高兴啊,外孙订婚这么大的事,再远也得来。”沈歌连忙走上前,给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们行礼,嘴甜地喊着“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引得众人一阵夸赞。
晓梅和小雅也从屋里跑了出来,两人拉着几个表弟表妹,跑到院子的角落里玩起了跳皮筋。晓梅穿着新买的花裙子,扎着两个小辫子,兴奋地说:“我哥今天真帅,沈歌姐真好看!”小雅点点头,手里拿着一个花绣球,说:“等会儿开席了,咱们要坐在一起吃好吃的。”
没过多久,民兵团的老熟人也来了,领头的是团长赵刚和几位大队长,他们手里都提着礼物,笑着说道:“林副团长,恭喜恭喜!我们几个特意请假过来沾沾喜气。”林逍如今仍是民兵团的副团长,和众人交情深厚。武装部的王部长要开会,也托赵团长带来了礼物——一个崭新的搪瓷缸,上面印着“为人民服务”的字样,还有一条香烟。“替我谢谢王部长。”林逍笑着接过礼物,连忙招呼众人进屋坐。
院子里的人越来越多,大伯、二柱、栓子他们也都来了,帮忙搭凉棚、摆桌子。之前借的八仙桌不够用,又去村里各家借了七张,一共十五张桌子,在院子里摆得整整齐齐。桌布是新买的红色塑料布,上面摆着瓜子、花生和水果糖,引得孩子们围在桌边,时不时偷偷抓一把糖塞进嘴里。
爷爷奶奶坐在堂屋的主位上,周围围着一群小辈,爷爷正兴致勃勃地讲着林逍小时候的糗事:“你们不知道,逍儿小时候可调皮了,上树掏鸟窝,下河摸鱼虾,有一次掉进冰窟窿里,还是我把他捞上来的,冻得嘴唇发紫,还嘴硬说自己是故意下去摸鱼的。”众人听了都哈哈大笑,林逍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沈歌也捂着嘴笑,眼里满是温柔。
厨房那边更是热火朝天,三爷爷作为总调度,指挥着众人分工合作。“老张,你负责炖野猪肉和红烧熊肉,野猪肉多放花椒八角炖软烂,熊肉得比野猪肉多炖半个时辰;老李,你去杀八只鸡,都是王奶奶临终前留给逍儿订婚用的,这可是老人家的心意,三只做小鸡炖蘑菇,三只褪毛后片成丝做凉拌鸡,剩下两只留着备用;妇女们除了洗菜切菜,再把柳蒿芽、刺嫩芽这些新鲜山野菜摘洗干净,焯熟了拌着吃,解腻又爽口!”三爷爷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众人都应着,手脚麻利地忙活起来。
炖野猪肉是东北大席上的硬菜,也是这次喜宴的重头戏。张大叔从井里捞出泡好的野猪肉,切成拳头大小的块,放进大铁锅里焯水。锅里加满冷水,放入姜片和料酒,大火烧开后,撇去表面的浮沫,把野猪肉捞出来,用清水冲洗干净。接着在大铁锅里倒入适量的豆油,油热后放入葱段、姜片和八角、花椒、桂皮炒出香味,再放入野猪肉翻炒,直到肉块表面微黄。
“加酱油!”张大叔喊了一声,旁边的大婶连忙递过酱油瓶。倒入适量的酱油后,再加入冰糖翻炒,让每块肉都均匀地裹上酱汁。接着加入足量的热水,没过野猪肉,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这野猪肉得炖两个时辰才能软烂,”张大叔擦了擦汗,说道,“炖的时候要时不时翻一下,免得糊锅。”
另一边,李大叔正在处理鸡。这八只鸡是王奶奶去世后留给林逍的,林逍给老人办完后事就带回家精心饲养着,就等着订婚宴派上用场。李大叔手脚麻利地宰杀、褪毛,每只都处理得干干净净。他先分出三只嫩鸡,剁成大小均匀的块,准备做小鸡炖蘑菇;再取三只鸡,仔细褪净细毛后,从鸡胸处片开,剔下鸡腿肉和鸡胸肉,撕成细丝,用来做凉拌鸡;剩下两只鸡则收拾干净,交给旁边的大婶,剁成块备用。“小鸡炖蘑菇得用嫩鸡,炖出来才嫩滑;凉拌鸡要选肉质紧实的,撕成丝吃着才有嚼头。”李大叔一边处理一边跟旁边打下手的人说道。
猴头菇是之前晾干的,提前用温水泡发了三个时辰,泡发后去掉根部的杂质,撕成小块,再用清水反复淘洗干净。李大叔先把炖小鸡的鸡块放进锅里焯水,加姜片料酒去腥味,撇去浮沫后捞出来。大铁锅烧旺,倒上豆油,油热后下葱段姜片爆香,接着把鸡块倒进去翻炒,直到鸡块表面微黄,渗出油脂。“加蘑菇!”李大叔喊了一声,旁边的人赶紧递过泡好的猴头菇,翻炒几下后加入足量热水,没过鸡块和蘑菇,再丢进两颗八角,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这小鸡炖蘑菇得炖一个时辰,让蘑菇的鲜味儿和鸡肉的香味融到一起,”李大叔一边用勺子撇浮油一边说,“王奶奶留下的鸡就是好,肉质紧实,炖出来的汤肯定香。”炖鸡的同时,他把片好的鸡丝放进另一个锅里,加姜片、葱段和少许盐煮熟,捞出来过三遍凉水,控干水分后放进盆里备用。
妇女们在院子里的临时灶台边忙得团团转,一边处理家常蔬菜,一边收拾刚从山上采来的新鲜山野菜。柳蒿芽带着淡淡的清香,摘去老根和黄叶后,放进开水里焯半分钟,捞出来过凉水,挤干水分后切成小段;刺嫩芽则要先剥去外层的老皮,同样焯水后过凉,切成小段。凉拌柳蒿芽时,加蒜末、生抽、香醋和少许辣椒油,拌匀后装碟,清爽中带着一丝辛辣;刺嫩芽则用蒜末和香油凉拌,突出本身的鲜嫩。黄瓜洗干净后切成条,用盐腌十分钟,挤去水分,加入蒜末、香醋和香油,拌匀后装进盘子里;木耳提前泡发好,洗干净后撕成小朵,用开水焯熟,过凉水后捞出,加入生抽、香醋、蒜末和辣椒油,拌匀后就是凉拌木耳。
凉拌鸡丝也到了调味的环节,王大婶往装鸡丝的盆里加了蒜末、姜末、切碎的香菜和葱花,再淋上用生抽、香醋、香油和少许糖调成的料汁,抓拌均匀后,又撒了一把炸得香脆的花生碎。“这凉拌鸡丝就得配花生碎,香得很!”王大婶说着,把拌好的鸡丝装进铺了生菜叶的盘子里,看着就有食欲。油炸花生米也是必不可少的下酒菜,她把花生米洗干净,沥干水分,放进烧热的油锅里,小火慢炸。炸的时候要不停地翻动,防止花生米炸糊。直到花生米表面微黄,发出香味,就可以捞出来,撒上适量的盐,晾凉后装进盘子里。“炸花生米要凉油下锅,小火慢炸,这样才香脆。”王大婶一边炸一边给旁边的小媳妇传授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