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包饺子(2 / 2)

王秀兰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傻孩子,这不是麻烦。你爹娘在冀北老家,肯定担心你一个知青留在这林场的生活。把腌好的熊肉寄回去,让他们尝尝,也让他们知道,我们林家把你当亲闺女看待,虎子也会好好对你的。”林逍也说道:“对,腌好后用油纸包严实,再装木盒里,路上妥妥的。”

郑云眼里泛起了泪光,用力点了点头:“谢谢婶子,谢谢林大哥。”虎子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说道:“谢啥,以后咱们都是一家人。等开春结婚了,我陪你一起回老家看看爹娘。”郑云抬起头,看着虎子,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不知不觉间,一笼笼包子和一盘盘饺子都包好了。王秀兰将包子放进大蒸笼里,架在灶台的铁锅上,又把饺子放进另一口锅里煮。厨房里弥漫着包子和饺子的香味,混合着熊油的香气,让人垂涎欲滴。林晓梅守在灶台边,时不时掀开蒸笼的盖子看看,被王秀兰笑着拍了一下:“小馋猫,再等一会儿,熟了就给你吃。”

趁着包子和饺子还没熟,林逍和郑云一起处理熊里脊肉。林逍将熊里脊肉切成半尺长的大块,撒上粗盐和磨好的花椒面,反复揉搓均匀,放在通风处晾着腌制。郑云则在一旁写家书,信里详细描述了在林场的生活,说林逍一家和虎子娘对她很照顾,虎子也对她很好,还说寄了些腌好的熊肉回去,让冀北的爹娘放心。她的字迹工整清秀,字里行间都透着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包子熟啦!”王秀兰掀开蒸笼的盖子,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面而来。蒸笼里的包子个个饱满,表皮洁白光滑,透着淡淡的油光。王秀兰拿起一个包子,递到郑云手里:“快尝尝,看看合不合你的口味。”郑云咬了一口,油渣的酥脆和酸菜的酸香在嘴里散开,味道鲜美极了。“好吃!婶子,您的手艺太好了!”郑云忍不住赞叹道。

饺子也煮好了,捞出来放在盘子里,个个晶莹剔透,咬开一个,里面的汤汁流了出来,香味扑鼻。林晓梅拿起一个饺子,吹了吹,就往嘴里塞,烫得她直跺脚,却舍不得吐出来。沈歌看着她的样子,忍不住笑起来,给她递过一杯凉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吃着热气腾腾的包子和饺子,其乐融融。虎子一边吃,一边说道:“逍哥,下午我跟你一起去镇上寄熊肉吧,顺便把硝石买回来,给沈歌的熊皮袄子硝制一下。”林逍点点头:“好,吃完午饭咱们就去。对了,郑云,信写好了吗?一起寄回去。”郑云把写好的信递给林逍:“写好了,麻烦林大哥了。”

吃完午饭,林逍和虎子扛着装着腌熊肉的木盒往镇上走去。雪后的山路虽然难走,但两人的心情都很好。虎子说道:“逍哥,郑云爹娘要是收到腌熊肉和信,肯定会放心的。以前他们还担心郑云一个知青跟我受苦,现在看到咱们这么照顾她,肯定高兴坏了。”林逍笑了笑:“郑云是个好姑娘,你可得好好对她。以后结婚了,好好过日子,别让你娘和郑云的爹娘担心。”

镇上的邮局里,林逍和虎子将用油纸包好腌熊肉的木盒和郑云的信交给邮递员。邮递员检查了一下包裹,说道:“腌肉耐放,这个天气寄到冀北没问题,大概半个月就能到。”林逍付了邮费,又买了些硝石,才和虎子一起往回走。

回到家时,沈歌和郑云正在帮王秀兰将炼好的熊油装坛。王秀兰见两人回来,笑着说道:“硝石买回来了?正好,等熊皮晾干了,就可以硝制了。”林逍把硝石递给王秀兰:“买回来了,娘,您看看够不够。”王秀兰接过硝石,看了看说道:“够了,这些硝石能硝制两张熊皮了。”

傍晚的时候,夕阳透过窗户洒进屋里,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沈歌和郑云坐在炕沿上,一边缝补衣服,一边聊着天。郑云说道:“沈歌,你看林大哥对你多好,特意给你猎熊皮做袄子,婶子也对你这么好,你在这里就像在自己家一样。”沈歌的脸微微一红,小声说道:“林大哥和婶子都很好,晓梅也很可爱,我很喜欢这里的生活。”

林逍和虎子则在院子里劈柴,准备晚上烧火用。林逍看着屋里温暖的灯光,听着里面传来的欢声笑语,心里充满了满足。他知道,这个冬天因为沈歌和郑云的到来,变得格外温暖。他作为大哥,会好好照顾沈歌,虎子也会好好照顾郑云,让她们在这里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院子里的熊皮在夕阳的照耀下,泛着柔和的光泽。王秀兰站在院子里,看着熊皮,心里盘算着怎么给沈歌做一件最暖和、最漂亮的熊皮袄子。她知道,沈歌身世坎坷,需要好好照顾,她要让沈歌知道,在这里,她有一个温暖的家,有一群关心她的家人。

夜深了,林逍家的灯渐渐熄灭了。雪地里的熊油坛子静静地立在那里,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远处的山林里,偶尔传来几声狼嚎,但林逍家的院子里却充满了温暖和安宁。每个人都怀着对未来的憧憬进入了梦乡,他们知道,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照顾,再寒冷的冬天也会变得温暖,再艰难的日子也会变得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