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炖熊掌(2 / 2)

聊了会儿狍子场的事,陈文勇和陈文军就起身告辞了。林逍要留他们吃饭,陈文勇摆了摆手:“不了林兄弟,家里还有些事要处理。等我们收拾好了,明天就过来上班。”林逍也不再挽留,把他们送到门口:“好,我让虎子给你们收拾两间宿舍,明天直接过来就行。”

送走陈家兄弟,赵秀兰连忙去忙活炮制熊掌。泡好的熊掌已经控干了水分,她从后院鸡笼里捉了只正下蛋的老母鸡,麻利地处理干净,剁成大块放进大铁锅,加足清水先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后转小火慢炖,这是要给熊掌吊底汤。“炖熊掌讲究个鲜字,老母鸡吊的汤最提味,等会儿再下熊掌和蘑菇,香得能飘出二里地去。”赵秀兰一边往灶里添柴一边说,“再把熊掌放进盆里,加两勺料酒、几片姜片和葱段,拌匀后腌半个时辰,去腥效果更好。”

林晓梅也凑过来帮忙,把土豆洗干净,切成大小均匀的块。“娘,炖熊掌要炖多久啊?我都等不及想吃了。”“急啥?”赵秀兰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最少要炖三个时辰,把筋腱炖烂了才好吃。现在才下午,等晚上才能吃呢。”

半个时辰后,老母鸡的香味已经飘满院子,赵秀兰把腌好的熊掌块放进炖着老母鸡的铁锅里,再加入几片生姜、几颗八角和桂皮,继续大火煮起来。“老母鸡汤已经炖出味了,现在放熊掌一起炖,让熊掌吸足鸡汤的鲜气。”她盖上锅盖,又往灶里添了几根干柴,“先用大火烧开,再转小火慢炖三个时辰,这样炖出来的熊掌才又烂又香,还带着鸡汤的鲜味儿。”

虎子也没闲着,帮着劈柴、烧火。“婶子,我娘说炖熊掌加晒干的榛蘑最搭,鲜味儿能翻一倍!”虎子说,“我家里有去年晒干的榛蘑,我去拿点过来。”“可不是嘛,榛蘑的鲜和老母鸡、熊掌的鲜能融到一块儿去。”赵秀兰笑着说,“快去拿来,泡好洗干净正好下锅。”

虎子飞快地跑回家,拿来一包晒干的榛蘑。赵秀兰把榛蘑用温水泡开,仔细洗去根部的泥沙,攥干水分后放进锅里。“现在就等着慢炖了,炖到时辰,保证比城里大饭店的还好吃。”她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晚上喊张大爷和林师傅过来一起吃,热闹热闹。”林逍点点头:“好啊,我去叫他们。”

林逍先去了张大爷家。张大爷正在院子里编竹筐,看到林逍来了,连忙放下手里的活:“逍儿,找我有事啊?”“张大爷,晚上我家炖熊掌,想请您过去一起吃。”林逍说。张大爷眼睛一亮:“哟,熊掌?那可是好东西!我一定去,给你添麻烦了。”

然后又去了林爱民家。林爱民正在给砖窑场的修缮图纸做修改,看到林逍来了,连忙笑着说:“逍儿,是不是砖窑场有什么事?”“没事林师傅,晚上我家炖熊掌,请您过去一起吃。”林逍说,“这段时间辛苦您了,跟您好好喝两杯。”

林爱民连忙放下手里的图纸:“哎呀,这怎么好意思?我就是干点活,还让你这么破费。”“林师傅,您别客气。”林逍说,“要不是您帮忙,砖窑场也修不好这么快。晚上您一定要来,咱们好好聊聊扩建的事。”

回到家时,锅里的熊掌已经炖了两个多时辰,老母鸡、榛蘑和熊掌的混合香味飘得老远,引得邻居家的狗都在院外叫唤。赵秀兰掀开锅盖,用筷子戳了戳熊掌,见已经炖得软烂脱骨,就把切好的土豆块放进锅里,又加了两勺盐调味。“再炖半个时辰,土豆吸足汤汁就完美了。”她盖上锅盖,对林逍说,“你去把桌子摆好,再拿两坛白酒出来。”

林逍连忙去收拾桌子,把家里最好的粗瓷碗筷拿出来摆好,又从地窖里搬了两坛自家酿的山葡萄酒——这酒度数不高,带着果香味,最适合配炖菜。虎子则帮着赵秀兰把炖好的熊掌连汤盛出来,满满一大盆,熊掌金黄软烂,老母鸡炖得骨肉分离,榛蘑吸足了汤汁,土豆粉糯,光是看着就让人咽口水。

刚把菜端上桌,张大爷和林爱民就来了。张大爷手里提着一串自己腌的腊肉,林爱民则带来了一瓶自己泡的药酒。“逍儿,这是我自己腌的腊肉,给你添个菜。”张大爷笑着说。林爱民也笑着说:“这是我泡的药酒,用山里的草药泡的,喝了能驱寒,正好配熊掌吃。”

“张大爷,林师傅,你们太客气了。”赵秀兰连忙接过东西,“快坐,刚炖好的老母鸡榛蘑炖熊掌,趁热吃。”众人围坐在桌子旁,林逍给每个人倒了杯山葡萄酒。张大爷夹了一块熊掌,又舀了一勺汤,慢慢品着,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绝了!这汤鲜得能掉眉毛,熊掌炖得入口即化,比我年轻时跟着老猎人吃的还地道!”

林爱民也夹了一筷子榛蘑和鸡肉,尝了尝:“婶子这手艺真是绝活!老母鸡吊的汤打底,再配着榛蘑,把熊掌的鲜味全激发出来了,一点腥味都没有。逍儿,你这可是有口福了。”赵秀兰笑着摆手:“就是按老辈传的法子炖的,你们喜欢吃就多吃点,锅里还有不少。”

众人一边喝酒一边聊天,张大爷问起了狍子场的情况:“逍儿,你这狍子场打算啥时候扩大规模啊?要是需要帮忙,你尽管说,我虽然年纪大了,但干点轻活还是没问题的。”林逍连忙说:“张大爷,您别客气。等省农科院的专家来了,指导完技术,就开始扩建。到时候肯定要麻烦您帮忙。”

林爱民也说:“扩建的图纸我已经画好了,场地规划、房屋建设都标注清楚了。只要资金和材料到位,我保证一个月就能完工。”林逍点点头:“资金和材料都没问题,老周已经帮忙联系好了。等专家指导完,咱们就动工。”

虎子也插了一句:“逍儿哥,咱狍子场还缺种狍呢,陈大哥他们打猎厉害,要是能帮忙抓活的就好了。”林逍眼睛一亮,心里有了个主意,没等他开口,院门外就传来了陈文勇兄弟的声音。

众人越聊越投机,从狍子场的扩建聊到未来的发展,张大爷感慨地说:“逍儿,你这孩子有出息!以前咱们靠山屯的人,都是靠进山打猎为生,风险大,收入还不稳定。现在你搞养殖,不仅自己能赚钱,还能带动乡亲们一起干,真是给咱们靠山屯办了件大好事。”

“张大爷,我也是靠山屯的人,能为乡亲们做点事,是应该的。”林逍说,“等养殖场扩大规模了,我打算再招些乡亲过来帮忙,让大家都能有份稳定的收入,不用再冒着生命危险进山打猎。”

林爱民也点头赞同:“逍儿说得对。现在政策好了,只要肯干事,就能有出路。你这养殖场要是能搞起来,咱们靠山屯的日子肯定能越来越好。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我一定尽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众人的脸上都泛起了红晕。陈文勇和陈文军突然来了,手里提着一筐刚摘的野菜。“林兄弟,我们听说您家炖熊掌,特意过来看看。”陈文勇笑着说,“这是我们刚摘的野菜,给您添个菜。”

“陈大哥,陈二哥,快进来坐。”林逍连忙起身让座,给两人各倒了杯酒,“正好有件事想跟你们商量。”陈文勇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林兄弟有啥吩咐尽管说,只要我们能办到,绝不含糊。”林逍放下酒杯,认真地说:“我这狍子场还缺些种狍,你们是老猎户,抓活狍子的本事比我们强多了。我想跟你们商量,以后你们进山要是遇到狍子,尽量活捉,我按一百五十块一只收购,比你们卖狍子肉划算多了,也安全些,这也算是我帮你们寻个稳妥营生。”

“一百五十块一只?”陈文勇和陈文军都愣住了,要知道当时一只狍子肉也就卖一百二三十块,活捉给一百块,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陈文勇激动地攥紧酒杯:“林兄弟,你这是特意照顾我们啊!抓活狍子虽然费点劲,但我们有经验,用活套加猎狗配合,保准能抓到活的!以后我们就专门帮你抓活狍子,绝不给你出岔子!”陈文军也连连点头:“是啊林兄弟,我们明天就去准备活套,争取早日给你抓几只母狍子回来!”

众人又聊了会儿,直到夜深才散去。送走客人,林逍和赵秀兰收拾着桌子,林晓梅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逍儿,你这养殖场要是能搞起来,娘就放心了。”赵秀兰感慨地说,“以前总担心你进山打猎有危险,现在好了,有份稳定的营生,娘也不用天天提心吊胆了。”

“娘,您放心吧,我一定会把养殖场搞好的。”林逍扶着母亲的肩膀,“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我还要让您和爹过上好日子,让妹妹读最好的学校。”赵秀兰眼里泛起了泪光,点了点头:“好,娘相信你。”

收拾完桌子,林逍回到自己的房间。他拿出笔记本,把今天的事都记了下来,又规划了接下来的工作:明天迎接陈文勇和陈文军入职,后天去县城买扩建需要的材料,大后天省农科院的专家过来指导技术……看着满满的规划,林逍的心里充满了干劲。

他知道,养殖场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他不怕,因为他有家人的支持,有老周、张大爷、林爱民这些伙伴的帮忙,还有陈文勇、陈文军这样有经验的员工。更重要的是,他有一颗不服输的心,有改变自己和乡亲们命运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