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79年打猎供妹妹上学 > 第45章 寻猪空返鞣狼皮 古炉鉴宝遇专家

第45章 寻猪空返鞣狼皮 古炉鉴宝遇专家(2 / 2)

苏颜凑近一看,眼神顿时认真起来,从抽屉里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这字确实是‘大明宣德年制’,造型看着像我爷爷跟我提过的宣德炉。我爷爷苏振海以前是县文化馆馆长,退休后还帮省博物馆整理资料,跟省博物馆的陈敬山顾问是老交情,陈顾问可是明清铜器鉴定的权威,正好他今天来县城办事,住在我爷爷家。”她抬头看向林逍,“要是你信得过我,我带你去我爷爷家,让陈顾问帮忙鉴定下,顺便也让我爷爷见见你这个‘小猎人’。”

林逍连忙点头:“太信得过了,这可太麻烦你了!我就是想知道它的来历,没打算卖,要是真有年头,就留着当传家宝。”苏颜笑着把香炉用密封袋装好:“不麻烦,陈顾问最喜欢研究这些老物件了。我正好要去给爷爷送点心,咱们一起走。对了,你进城有没有要带的东西?我待会儿帮你捎着。”林逍想起父亲的嘱托:“那麻烦你帮我买两丈蓝布,再买点针线和胰子,给我娘和晓梅用。”他掏出钱递给苏颜,“钱不够你先垫着,回头我还你。”

苏颜接过钱数了数:“够了,多的钱我帮你买包水果糖,晓梅肯定喜欢。”她锁好办公室门,骑着挎斗摩托载着林逍往爷爷家赶。坐在暖和的挎斗里,林逍看着窗外飘着的雪花,心里很是踏实。苏颜一边开车一边跟他说:“陈顾问研究宣德炉一辈子了,家里收藏了不少仿品,要是这香炉是真的,他肯定特别高兴。不过你别紧张,他就是个老学究,很好说话的。”

到了苏颜爷爷家,刚推开院门,就闻到一股茶香。苏振海正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坐在堂屋喝茶,看到苏颜和林逍进来,苏振海笑着招手:“颜颜回来啦,这位就是你常说的林逍吧?快进来坐!”苏颜连忙介绍:“爷爷,这是林逍;林逍,这是我爷爷,这位是省博物馆的陈敬山顾问。”林逍连忙上前问好:“苏爷爷好,陈顾问好。”陈敬山抬头打量着林逍,目光落在苏颜手里的密封袋上,眼里闪过一丝好奇。

苏颜把密封袋递给陈敬山:“陈爷爷,这是林逍的香炉,他说底部刻着‘大明宣德年制’,想让您帮忙鉴定下。”陈敬山一听“宣德炉”,立刻来了精神,戴上老花镜小心翼翼地打开密封袋。香炉刚一取出,陈敬山就倒吸一口凉气,捧着香炉翻来覆去地看,手指轻轻摩挲着炉身的缠枝莲纹,又用放大镜仔细查看底部款识,还轻轻敲了敲炉壁听声响,脸色越来越凝重。“振海,你快来看!”陈敬山声音都有些发颤,“这极有可能是真的宣德炉!”

苏振海连忙凑过来,两人对着香炉研究半天,苏振海感慨道:“老陈,你看这包浆温润如玉,没有几百年养不出来;缠枝莲纹线条流畅有力,是典型的宣德风格,这可不是仿品能做出来的。”陈敬山放下放大镜,看向林逍:“小同志,这香炉你是怎么得到的?”林逍把用半扇熊肉跟货郎交换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陈敬山连连点头:“民间藏龙卧虎啊,这么珍贵的物件居然能在乡下遇到。”

陈敬山给林逍科普起来:“这是宣德炉里的蚰耳炉,造型小巧精致,是当年宫廷文房用具。明宣宗宣德三年下令铸造,用的是暹罗进贡的风磨铜,还加了金、银等六种金属,经过十二次冶炼,质地细密分量足。你掂量掂量,是不是比看着重不少?”林逍接过香炉,果然沉甸甸的。陈敬山继续说:“宣德炉只铸了三年,总共就几千件,明末战乱流失大半,现在存世不足百件,大多在博物馆,民间真迹极少。”

苏颜好奇地问:“陈爷爷,这香炉值多少钱啊?”陈敬山笑着说:“现在文物市场上,普通真宣德炉得一万以上,这品相好的蚰耳炉,最少一万五到两万,要是到香港或国外,价格还能翻几倍。”林逍听着心里一惊,但随即坚定地说:“谢谢您陈顾问,不管值多少钱,我都打算留着当传家宝,这是老祖宗留下的念想,不卖的。”陈敬山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笑道:“好小子,有远见!这么好的物件确实该传下去,比换成钱有意义多了。不过我想跟你聊聊它的流传经过,给我的研究留份资料,要是愿意,我给你办个民间文物收藏证明,这样也能更好地保护它。”

林逍连忙答应:“太谢谢您了陈顾问!等我忙完家里盘炕和鞣狼皮的活,再专程来跟您细说。”苏振海留两人吃饭,苏颜下厨做了几个菜,席间苏振海还跟林逍聊了不少山林里的趣事,听说林逍打猎技术好,连连称赞。饭后苏颜把买好的蓝布、针线和水果糖交给林逍,又把香炉仔细包好递给她:“路上小心,要是有啥需要帮忙的,随时去派出所找我。”

林逍揣着香炉和东西,搭着王大叔的驴车赶回农场时,天色已经擦黑。刚进院子,就闻到一股肉香,虎子迎上来:“逍儿哥你可回来了!狼皮我都冲洗干净铺好了,就等你回来揉了!张大爷把炕也盘得差不多了,正试炕呢!”林逍走进新房,就见屋顶烟囱冒着青烟,张大爷正用手摸炕面:“逍儿回来得正好,你摸摸这温度,均匀得很,明天就能干透铺炕席了!”

林建国接过儿子手里的蓝布,高兴得合不拢嘴:“正好明天让你娘给你和晓梅裁新单衣。”林逍把香炉放回木箱,又把鉴定的事跟家人说了,特意强调了要留着当传家宝的想法。林建国连连点头:“逍儿,你做得对!这老物件是缘分,得好好收着传给后代,别忘了谢谢苏丫头和陈顾问。”赵秀兰端上炖好的狍子肉和炒青菜,一家人围坐在临时搭的桌旁吃饭,窗外的彩虹还没散去,屋里暖融融的,满是烟火气。

饭桌上,张大爷又讲起盘炕的老规矩:“咱东北盘炕得选春末夏初的晴天,‘春末盘炕,凉夏暖冬’。第一次烧火要烧‘吉祥柴’,杨树枝‘阳气旺’,柳树枝‘家宅安’,我特意备好了。炕盘好第一天晚上得住人‘暖炕’,才不容易裂。”林建国连连点头:“老规矩得守着。”虎子凑过来说:“逍儿哥,明天雨停了咱们就揉狼皮,完了去下野猪套,等天放晴了,南沟的野猪肯定出来找吃的!”

第二天一早,林逍和虎子就开始鞣狼皮。两人蹲在院子里的木板旁,把芒硝和玉米面的混合物撒在狼皮肉面上,顺着毛的方向使劲揉搓。狼皮厚实,边缘筋膜难揉开,没一会儿就满头大汗。“逍儿哥,这比追野猪还累!”虎子擦着汗说。林逍笑着说:“狼皮耐磨,揉好了做坎肩,进山扛树枝不怕刮。”林建国在一旁指点:“每寸都得揉到,不然发硬,揉完再晒两天就成了。”

两人揉了一上午,总算把三张狼皮揉好,挂在晾衣绳上晾晒。林晓梅拿着苏颜给的水果糖,蹦蹦跳跳地过来:“哥,新房的炕干透了,娘让你铺炕席呢!”林逍走进新房,林建国已经把高粱杆编的炕席铺在炕上,透着股清香。林晓梅把自己绣的枕套摆上,又把糖纸贴在窗玻璃上,五颜六色的格外好看:“等苏姐姐下次来,让她看看咱们的新房!”

林逍看着收拾一新的新房,心里满是踏实。盘好的炕透着烟火气,晾晒的狼皮即将变成耐磨的坎肩,珍贵的宣德炉有了确切来历,更坚定了收藏的决心,还有虎子这样的兄弟,苏颜这样的朋友,日子就像雨后的彩虹般,越来越鲜亮红火。他抬头望向远处山林,那里有野猪踪迹,更有无限希望在等着他。虎子拍着他的肩膀:“逍儿哥,狼皮晒两天就能做坎肩,到时候咱们就去下野猪套,等打了野猪,好好请苏姐姐来吃饭!”林逍笑着点头,眼里满是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