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重生79年打猎供妹妹上学 > 第14章 腊月捞鱼筹年礼 小年惊闻青皮子

第14章 腊月捞鱼筹年礼 小年惊闻青皮子(1 / 2)

换肉的热闹过去后,农场彻底浸在了腊月的寒气里。北风卷着雪沫子打在窗纸上,发出“沙沙”的声响,屋檐下挂着的腌熊肉和干辣椒冻得硬邦邦的,像一串串深褐色的冰棱。虎子的伤势恢复得愈发惊人,不过十来天,除了后背还有些僵硬,已经能跟着林逍在院子里活动,只是林建国再三叮嘱,不许他再沾重活,更不许提进山的事。

“逍儿哥,天天在家待着憋得慌,咱去山上转转呗?我就跟在你后面,不碰猎具还不行?”虎子揣着冻得通红的手,蹲在门槛上看林逍擦拭猎枪,眼睛里满是向往。林逍把擦枪布往桌上一放,敲了敲他的脑袋:“爹说了,你这伤得养满一个月,不然落下病根一辈子麻烦。再说这腊月天,山里雪齐腰深,熊瞎子都冬眠了,哪有猎物可打?”

其实林逍早有打算。临近年关,山上猎物稀少且危险,倒是村西的松花江支流结了厚冰,冰层下藏着不少肥鱼。往年这时候,总有胆大的村民凿冰捞鱼,运气好能捞到七八斤重的哲罗鲑,既能自己吃,还能换点年货。“别急,明天我带你去河边捞鱼,比待在家里有意思。”林逍笑着说,虎子顿时眼睛一亮,拍着大腿站起来:“真的?那我今晚就把冰镩子磨好!”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两人就推着架子车出了门。车上装着冰镩、渔网、木撬和两个大木桶,虎子裹着林逍的旧棉袄,跟在后面一路小跑,嘴里呼出的白气在眉毛上结了层白霜。松花江支流离农场有三里地,等他们到的时候,河面上已经有几个村民在凿冰,冰面被阳光照得泛着刺眼的白光,远处的树林银装素裹,像一幅水墨画。

“逍儿,你们也来捞鱼啊?”正在凿冰的是农场的老渔民张老根,他手里的冰镩子凿在冰面上,发出“咚咚”的闷响,“这几天运气不错,昨天捞了条五斤重的细鳞鱼,给孙子熬汤喝了。”林逍笑着应道:“张叔,我们也来碰碰运气,年底了捞点鱼当年货。”说着,他选了个水流较缓的地方,挥起冰镩子凿了起来。

冰面足有半尺厚,林逍凿了十几下才凿出个碗口大的洞,冰碴子溅在脸上,冻得生疼。虎子想帮忙,被林逍拦住:“你站着看就行,别抻着后背。”他把渔网放进冰洞里,网口用重物坠着,又在旁边凿了个小洞,系上绳子做标记,这才直起腰喘口气:“得等半个时辰再收网,这功夫咱去看看张叔的收获。”

张老根刚收网,网里裹着两条两斤多的鲫鱼,冻得硬邦邦的。“不错啊,张叔!”虎子凑过去看,眼睛都直了,“这鲫鱼炖豆腐肯定香!”张老根捋着胡子笑:“这算啥?去年我捞到一条十斤重的哲罗鲑,卖了二十块钱呢!”正说着,林逍突然看到自己的标记绳动了,连忙喊道:“虎子,收网了!”

两人合力往上拉网,网绳沉得厉害,林逍心里一喜:“有大家伙!”虎子攥着网绳的另一端,脸憋得通红,后背的伤口隐隐作痛也顾不上。随着渔网慢慢露出水面,一条泛着银光的哲罗鲑在网里挣扎,尾巴拍打着冰面,溅起的水花瞬间冻成了冰粒。“好家伙!最少有八斤重!”张老根凑过来看,忍不住惊叹,“这可是好东西,能卖个好价钱!”

一上午下来,两人总共捞了二十多斤鱼,有哲罗鲑、鲫鱼、细鳞鱼,装了满满两个木桶。虎子高兴得合不拢嘴,推着架子车一路哼着小调:“逍儿哥,晚上咱炖鱼吃呗?再放点豆腐,想想都香!”林逍笑着点头:“行,再给你熬碗鱼汤补补身子。”

回到家,母亲看到这么多鱼,眼睛都亮了:“这么多鱼!够咱吃好些天了!”她挑了几条小鲫鱼,打算晚上炖豆腐,剩下的用盐腌了,挂在屋檐下冻着。林逍却皱起了眉,坐在桌边盘算起来:“娘,这周要给王主任送鱼,说好的二百斤,可咱这几天总共才捞了不到三十斤,还差得远呢。”母亲也犯了愁:“这腊月天,河里的鱼是越来越少了,往年这个时候也难捞,可王主任那边的承诺不能落空啊。”林逍思忖片刻,有了主意:“我去跟张叔他们商量商量,按五毛钱一斤收他们的鱼,乡亲们平时捞了鱼也吃不完,多半是腌着,能换点现钱肯定愿意。这条八斤重的哲罗鲑先留着,给三爷爷和李大爷分点,剩下的咱自己吃,收来的鱼凑够数给王主任送去。”母亲连忙点头:“这主意好,五毛钱一斤不低了,乡亲们肯定乐意。”

晚上炖的鲫鱼豆腐汤,香味飘满了整个院子。林建国喝着鱼汤,看着屋檐下的鱼和腌肉,感慨道:“今年这年算是好过了,有肉有鱼,还有那么多粮食。”林逍放下碗筷,趁机说:“爹,娘,我有个想法,过完年开春,咱攒点钱,修一栋四间的青砖大瓦房,再把虎子家的房子翻新一下。虎子跟着我出生入死,他爹娘走得早,咱得帮衬他。”

母亲愣了一下,随即点头:“我早就想修房子了,这土坯房冬天漏风,夏天漏雨。虎子这孩子懂事,帮衬他是应该的。”林建国却皱起了眉头:“修青砖大瓦房可不便宜,四间房最少得两千块,还得买砖买瓦请工匠。虎子家的房子翻新也得几百块,咱刚卖了熊胆和熊皮,手里有两千多块,要是都花在房子上,开春打猎的本钱就没了。”

“爹,我算过了。”林逍早有准备,“过完年开春,山里猎物多,狍子、野猪都出来了,咱多打些猎物卖,再去河里捞鱼,上半年就能攒够钱。再说咱还有那么多粮食和肉,不用愁吃喝。虎子家的房子不用太豪华,修修屋顶,换换门窗就行,花不了多少钱。”

虎子坐在一旁,听到这话,眼睛红了,连忙说:“逍儿哥,不用给我修房子,我那房子还能住。”林逍拍了拍他的肩膀:“跟我客气啥?咱是兄弟,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林建国看着虎子,又看了看林逍,终于点头:“行,就按你说的办。开春后先攒钱,等钱够了就动工。”

打定主意,林逍当天下午就揣着钱去了河边。张老根正收拾渔具准备回家,听林逍说要五毛钱一斤收鱼,眼睛一亮:“逍儿,你这价钱给得实在!我这几天捞了二十多斤,除了留着自己吃的,还有十五斤能卖你。”旁边几个捞鱼的村民也围了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应承着,都说要把多余的鱼卖给林逍。“大家别急,”林逍高声说,“今天先登记,明天上午我在家门口收,大家把鱼收拾干净带来,称完就给钱,绝不拖欠!”村民们纷纷叫好,都说林逍办事地道。

第二天一早,林逍就在院子里摆了张桌子,放上杆秤和钱袋。村民们陆续赶来,张老根拎着十五斤冻得硬邦邦的鱼第一个到,林逍称完后爽快地给了七块五毛钱。“逍儿这孩子,手脚就是麻利!”张老根揣着钱,笑得合不拢嘴。随后,王大叔、李婶他们也陆续赶来,有送十斤的,有送八斤的,到中午时分,林逍总共收了一百八十斤鱼。“还差二十斤,”林逍跟父亲说,“我去知青点问问,陈哥他们偶尔也会去捞鱼,说不定有多余的。”

刚走到知青点门口,就见陈知青急急忙忙地迎了上来,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棉袄,脸上满是焦急,身后跟着两个年轻的知青,手里还拿着木棍。“林逍,可算找到你了!不好了,知青点附近有狼出没,昨晚把我们腌的腊肉给偷了,还差点伤了人!”陈知青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狼在这一带虽然不算常见,但一旦出现就格外危险,尤其是冬天食物匮乏的时候,饥饿的狼敢攻击单独的行人,更别说知青点都是手无寸铁的城里年轻人。农场里虽然有民兵,但民兵队的人大多只懂些基础巡逻,根本没跟狼打交道的经验,林逍家是农场唯一的猎户,遇到这种事,知青们自然第一个想到求助。林逍原本想问鱼的事,见状连忙把话咽了回去:“先别急,鱼的事回头再说,狼的事更要紧。”

“陈哥,慢慢说,狼是怎么回事?什么时候发现的?有没有看清体型?”林逍把他们让进屋里,给他们倒了杯热水。陈知青喝了口热水,情绪稍微稳定了些:“昨天晚上,我们知青点的小李起夜,看到院子外的柴堆旁有个黑影晃过,看着像狗,但比狗大得多,尾巴是拖在地上的,他吓得赶紧关了门。今天早上发现腌在院子里的腊肉少了一大块,地上还有不小的爪印,旁边的鸡笼也被扒开了,两只鸡被咬死了,鸡脖子都咬断了!”

另一个年轻的知青补充道:“刚才我们在知青点后面的树林边看到它了!体型挺大,毛色是灰黄色的,站在树底下盯着我们知青点的方向看,眼睛绿油油的,我们喊了一声,它也不跑,就直勾勾地看着,吓得我们赶紧跑来找你了!”虎子不知何时也跟了过来,攥着拳头说:“这狼也太嚣张了,敢偷知青点的东西,看我跟你一起收拾它!”林逍瞪了他一眼:“你后背的伤还没好,不许瞎动,狼可不是好对付的,先摸清情况再说。”

林建国也赶了过来,听完陈知青的话,脸色沉了下来:“腊月里的狼最凶,饿疯了什么都敢干,尤其是单独的狼,性子更野。知青点住的都是城里来的孩子,没见过这阵仗,确实危险。逍儿,你先去勘察现场,摸清它的行踪和习性,制定个稳妥的方案,千万别贸然动手,安全第一。”

“爹,我知道了。”林逍转身回家拿了猎枪、子弹、捕兽夹和望远镜,又跟母亲交代了一句:“娘,知青点陈哥他们说有二十斤鱼要卖,你等会儿跟他们结下账,凑够二百斤明天给王主任送去。”随后对陈知青说:“陈哥,你们前面带路,我先去看看现场。虎子,你跟我爹回家,把收来的鱼整理好,不许乱跑。”虎子还想争辩,被林建国一把拉走了。

知青点在农场的东头,是几间土坯房,院子里晾着的腊肉少了一大块,地上有几串清晰的爪印,比成人的巴掌还大些,爪尖的痕迹很明显。鸡笼的木栅栏被扒开一个不小的洞,两只死鸡躺在地上,脖子上有很深的咬痕。“你看,就是这里。”陈知青指着脚印说,“这脚印比狗爪大多了,肯定是狼!我们以前在书本上见过狼爪的图片,跟这个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