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归元微光(2 / 2)

**嗡…**

一声极其轻微、只有杨强自己能“听”到的震荡。

在他意识的“视野”中,电饭煲内部那些老化的电阻丝、简陋的控制板、布满污垢的加热盘…其微观结构在辉光流过的瞬间发生了细微而精准的改变!电阻丝被“编译”得更加均匀高效,控制板上的某些节点被“优化”以稳定微弱的电流波动,加热盘上顽固的污垢在分子层面被分解、剥离…整个电饭煲,正被那微弱到极致的辉光,从内而外地改造成一个简陋却拥有特定功能的工具——一个能进行初步能量引导和物质温和萃取的装置!一个为后续“灵能萃取”准备的“炉”!

杨强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指尖的辉光一闪而逝。改造一个破电饭煲,消耗远比直接治疗父母小得多,但也让他本就疲惫的精神雪上加霜,眼前又是一阵发黑。他扶住桌子,稳住身形。

很快,杨帝林顶着细雨回来了,怀里抱着沾满泥土的老茯苓根和一小把带着水珠的淡粉色合欢花。于月芹也翻出了积满灰尘的旧砂锅,刷洗得干干净净,还有一小罐野酸枣核和柏树籽。

杨强深吸一口气,强打精神。他将酸枣核(需要去壳取仁,但他直接用手指捏碎,动作快得不可思议)、柏子仁、茯苓块(用菜刀背拍裂)、合欢花一股脑儿丢进砂锅里。没有秤,全凭感觉。但在源初公式赋予的感知下,每一种药材的分量和状态都“恰好”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点。

他往砂锅里加了两瓢清水,放在那个刚刚被“编译”过的破电饭煲的加热盘上。盖上砂锅盖,插上电源,按下那个“煮饭”的按钮。

电饭煲发出沉闷的“嗡”声,指示灯亮起,开始加热。

杨帝林和于月芹紧张地围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出,看着那破旧的电器和里面咕嘟冒泡的砂锅。他们不知道儿子在做什么,但儿子刚才展现的“本事”,让他们本能地感到敬畏和期待。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砂锅里的水开始沸腾,药材在翻滚,一股淡淡的、混合着泥土气息和草木清香的药味弥漫开来,并不难闻。但这只是表象。

在杨强那被源初公式强化的感知中,他能“看”到,随着电饭煲内那股被编译过的、微弱却稳定的热量场包裹着砂锅,砂锅里的药材正在发生奇妙的变化!药材中蕴含的微弱生命能量(药性精华)被那特定的热量场温和地激发、震荡、析出!这些精华并未像普通煎药那样溶解在水中,而是在那无形的能量场引导下,开始缓慢地、自发地朝着砂锅的中心汇聚、凝练!

这过程极其缓慢,需要时间和能量的持续注入。杨强闭着眼,看似在休息,实则全部心神都沉入对那破电饭煲能量场输出的微调上,确保那萃取的“频率”精准无误。汗水顺着他的额角滑落,滴在冰冷的水泥地上。

足足熬煮了三个小时。外面的天色早已彻底黑透,雨声依旧淅淅沥沥。

电饭煲的指示灯跳到了“保温”。

砂锅里的水几乎熬干了,只剩下锅底一层粘稠的、深褐色的药渣糊糊,散发出浓郁苦涩的气味。

杨帝林和于月芹看着那一锅“失败”的糊糊,眼中都露出了失望。这…看起来还不如以前熬的药呢。

杨强却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他拔掉电源,小心翼翼地揭开砂锅盖。

一股浓郁苦涩的味道扑面而来。但杨强的目光,却死死盯在那层深褐色的药渣糊糊中心!

那里,在糊糊的掩盖下,有大约七八滴液体,呈现出一种近乎**琥珀**般纯净剔透的色泽!它们如同露珠般圆润饱满,与周围粘稠的糊糊泾渭分明,散发着一种极其微弱、却让人心神莫名安宁的清甜气息!仿佛所有的苦涩和杂质都被排斥在外,只留下了最纯粹的生命精华!

成了!**灵萃精华**!

虽然只有微不足道的几滴,虽然过程粗糙简陋到了极点,虽然消耗了他巨大的精力…但这确确实实是他利用源初公式的力量,结合那破电饭煲编译的“炉”,从普通草药中萃取出的、超越凡俗的“灵”!

杨强找来一个洗干净的、装过眼药水的极小玻璃瓶,用一根细竹签,小心翼翼地将那几滴琥珀色的灵萃精华刮下来,滴入瓶中。几滴液体在瓶底汇聚,散发着柔和温润的微光,如同被封存的星辰。

他盖好瓶盖,将这小小的、承载着希望与疯狂的瓶子紧紧攥在手心。冰冷的玻璃瓶身传来一丝凉意,却驱不散他眼中的灼热。

归元堂…就从这瓶“归元安神露”开始!

---

**同一时间,出租屋对面,废弃的居民楼三楼。**

冰冷的电子眼透过望远镜,将杨强熬药、刮取那几滴琥珀液体的过程一丝不漏地记录下来。包括那破旧电饭煲工作时指示灯异常的、极其微弱的能量波动频率。

废弃房间的角落,那个非人的电子合成音再次响起,比之前多了一丝微不可查的波动:

**“目标行为模式更新:尝试低效能量萃取。目标物品:低等植物生命能量凝液(纯度0.7%)。”**

**“能量波动类型:初步判定为‘编译型’(非自然\/非科技)。”**

**“威胁等级评估提升:潜在变量 → 观察级变量。”**

**“监控协议升级:启动能量频谱深度扫描。信息上传频率:提升至每小时一次。”**

黑暗中,那只冰冷的电子眼,闪烁着无机质的、恒定的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