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心领神会:
“嘉明白!此乃驱虎吞狼,亦可让我师出更有名分
——清君侧,立贤君!”
刘俊又对荀彧道:
“文若,你负责草拟一篇檄文,以骠骑大将军名义,公告天下。
核心是:先帝驾崩,国失其主,奸佞当道,阻塞贤路,意图挟持幼主。
本大将军奉天命,率师入京,旨在肃清宫廷,扶立贤明之君,以安社稷。
务必要占据道德制高点!”
“彧遵命!”
荀彧躬身领命。
“武安君、文远、文长!”
刘俊看向诸将,
“大军保持高压态势,摆好攻城姿态,但暂不攻城。
多派斥候,严密监视洛阳各门动向,以及并州、西凉方向的援军迹象。
做好随时应对突发状况的准备,尤其是城内发生火并的可能性!”
“末将得令!”
众将轰然应诺。
…………
与此同时,洛阳城内的大将军府,则是一片愁云惨雾。
何进与弟弟车骑将军何苗、司隶校尉袁绍等人聚在密室,人人脸色惨白,惊惶不定。
“陛下……怎么就突然……”
何进肥硕的身体瘫坐在榻上,冷汗直流,
“辩儿尚未正式册立太子,这……这可如何是好?”
何苗急道:
“大哥!此刻犹豫不得!必须立刻拥立辩儿登基!
名分一定,我等才可名正言顺地执掌大权,应对城外刘俊和宫内那些阉竖!”
袁绍相对镇定,但眉头紧锁:
“大将军,车骑将军,拥立大皇子势在必行。
然,有两患迫在眉睫:一是城外刘俊,虎视眈眈,其心意难测;
二是宫内蹇硕、张让等宦官,彼等手握部分禁军,且素与董太后亲近,未必愿见大皇子顺利登基。
绍恐其狗急跳墙,或与刘俊暗通款曲,或对大将军不利!”
何进闻言,更加恐惧:
“本初所言极是!那……那该如何是好?”
袁绍沉吟道:
“为今之计,需双管齐下。
一面,立即以皇后和大将军名义,召集群臣,宣布伪造的先帝遗诏,拥立大皇子辩继位。
尽快举行登基大典,抢占先机。
另一面,需加强皇宫和大将军府的护卫,尤其要防范宦官。
同时……或可秘遣心腹,出城联络丁原、董卓。
许以重利,令其即可率兵入京拱卫京师防备荆州军,制衡刘俊!”
“让丁原、董卓军立刻入京?”
何进有些犹豫,“此二人亦非善类,恐引狼入室……”
何苗却道:
“大哥!顾不了那么多了!眼下刘俊才是心腹大患!若无外援,我等皆为鱼肉矣!”
就在何进犹豫不决之际,忽有心腹来报,称宫内有宦官秘密传出消息,董太后和董承似乎有异动。
这更让何进如坐针毡,最终,他咬牙道:
“就依本初之策!速办!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