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霍阳山(1 / 2)

五月初三,夏风渐热。

典韦赤裸上身在校场操练,背上伤痕已结成深褐色硬痂,双戟舞动时虎虎生风。

甘宁拄着柺杖在廊下观望,左腿绷带虽未拆,却已能短暂站立。

太守府后院,四百六十五名精壮男子与三百三十五名年轻女子列队而立。

郭嘉执扇穿行其间,时而掀起货郎担上的盖布示范伪装,时而执笔在木板上勾画市井暗记。

数百只信鸽在竹笼中咕咕作响,羽毛在阳光下泛着青灰色光泽。

前堂府衙内,刘俊与荀彧对坐论政。

案上竹简堆叠如山,最上方摊开着南阳郡田亩册。

文若请看,

刘俊指尖点着商税记录,去岁南阳商税增收三成,仅丝绸一行就养活三千织户。

荀彧广袖拂过粮册:

然宛城粮价已涨两成。若百姓皆弃农从商...

他抽出《食货志》竹简,管仲云仓廪实而知礼节,岂可本末倒置?

刘俊摇摇头,反驳道:若无商贾流通,荆襄之米如何入宛?

他抓起案头漆器,这漆器卖到长安,换回的可是真金白银!

荀彧不疾不徐,徐徐回道:明公可知,灾年时粮食歉收,一斛米可值五百钱?

他展开绢制地图,若遇兵灾,商路断绝...

刘俊凝视着地图上纵横交错的线条,忽觉灵台一阵清明。

这个时代粮食亩产不过三四百斤,他想起后世那些亩产数千斤的良种,若是系统能赐下这等神物...

这个念头在脑海中一闪而过。

他端起茶盏轻啜一口,碧绿的茶汤映出他坚定的眼神。

文若所虑极是。

刘俊放下茶盏,手指轻叩案几,

不过在下以为,可双管齐下。

他取出一卷空白竹简,提笔蘸墨:

其一,制定《商贾律》,严惩奸商,褒奖诚信。

狼毫在简上挥洒,墨迹淋漓:

凡囤积居奇者,罚;平抑物价者,赏。

荀彧微微颔首,却仍存疑虑:

律令虽善,然粮产...

刘俊笔锋一转:其二,改良农事。

他在简上画出几块方田,

南阳水土丰饶,若能提高亩产,则不需太多劳力耕田。

见荀彧欲言又止,他继续道:譬如改良农具,精选良种...

明公,

荀彧轻叹,这亩产之数,自古有定。纵有神农再世...

刘俊忽然起身,走到窗前。

后院中,郭嘉还在训练内卫和信鸽,一群白羽腾空而起。

他转身笑道:文若可曾见过塞外的骏马?比中原马匹高大许多。

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天地之大,必有增产良法。

荀彧目光微动,看着刘俊胸有成竹的模样,终是拱手:

若明公真能寻得此法,彧自当鼎力相助。

正说话间,忽听府外马蹄声急。

一名斥候满面尘灰冲入堂前,单膝跪地时,甲胄上还沾着沿途溅起的泥浆:

报——!颖川瘟疫已入南阳,叶县三日病殁逾万!

刘俊手中茶盏地落地,碎瓷四溅。

荀彧广袖一震,案上竹简哗啦啦散落大半。

文若!

刘俊一把攥住荀彧手腕,触手冰凉。

他望向窗外,恰见郭嘉训练的信鸽群惊飞而起,在灰蒙天空中乱作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