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初到白草原(2 / 2)

时已入冬,寒风萧瑟,能坚持留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已在绝望中为自己燃起了一丝微光。他们的窝棚彼此相连,形成一个个小村落。

秋天时,他们将一些植物的块茎根须,以及那些无人问津野草的草籽,小心翼翼地收集起来。这些便是他们熬过漫长寒冬的口粮,都承载着生命的重量。

只要忍过这个冬天,明年大地回春,会迎来新的希望。

队伍经过几天的风餐露宿,终于抵达白草原。

白草原隶属于鹿鸣郡辖区,镇子不大,却很是热闹。最初这里只是官家囤积粮草的地方,北上的路从这里岔开。往西北行十几日穿过安陵郡便是宁州,往北去只须六七日便可到达鹿鸣城。

以往的时候,从宁州、安陵和鹿鸣向朝廷交纳的钱粮都须运到此处集结。同样,北上的粮草物资也在白草原进行调配。因为怕粮草有失,白草镇里驻扎了六千的守军,归兵部直辖,主要是防止那些打秋风的元人。

有了这六千驻军,百姓们立时有了安全感,南来北往的商人都在此地落脚歇息,还有些商贩们直接选择在这里交易,一来二去,白草原成了一处边贸重镇,北方其它几个郡的商贩们也纷纷跑来交易。

朝廷遂发旨,将白草镇改为白草县,设县尉为最高长官,萧长河通过运作,让一名叫曹景瑞的武官做了这里的县尉。

陈渔上任鹿鸣郡第一件事,就是将这个曹景瑞给拿下了,现在白草原的县尉是范离的老熟人高凌。

高凌看到范离高兴异常,自是不必细说。

在队伍快抵达白草原时,商队有意拉开了和朝廷队伍的距离,周家商号也不例外。

但今天的白草原,气氛透着一种说不出的诡异。正午的太阳明晃晃地挂着,却驱不散那股浸入骨子里的阴冷。

商队进镇时,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抑。纪横眨巴着三角眼,心里直犯嘀咕。

他从十六岁就开始保护商队,每次到白草原,必定带队在路通客栈打尖。一来二去,和客栈老板刘仁达成了过命的好朋友。

他至今记得,有次商队不小心把装有大额银票的布袋落在客栈,刘仁达发现后,竟骑着快马狂追三十里,把布袋原封不动地还回来。就为这事,纪横高看刘仁达一眼,与之拜了把子,成了异姓兄弟。

从此,纪横每次跑西北,路通客栈就是他的固定落脚点,这次出来他特意给刘仁达带了两坛五粮液。

纪横心里还琢磨着:等安顿好了,还得跟刘兄好好打听打听,这镇子上近来有没有什么好姑娘……”

他带着商队,熟门熟路地转过两个街角,路通客栈就在眼前,却被黑压压的人群围得水泄不通。

沉闷压抑的气氛,让纪横心里“咯噔”一下,升起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他立刻跳下马背,拨开人群挤到近前,眼前的一幕,却让他如遭雷击。

客栈门前,整整齐齐地停放着七具崭新的棺椁。无数惨白的绫布从屋檐垂落,巨大的香案上,一字排开供着七个灵牌。一位老汉正颤巍巍地将三炷清香点燃,插入香炉,青烟袅袅升起,仿佛在无声地诉说着哀思。

纪横一个箭步冲到香案前,目光急切的扫过那些灵牌。当他的视线定格在最中间那块时,整个人猛地一僵,如泥塑般愣在原地——只见那灵牌上,赫然几个大字:刘公仁达之灵位。

纪横只觉眼前一黑,天旋地转,差点当场晕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