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有人来拜师(1 / 2)

驸马府的演武场上尘土飞扬,十余名精壮汉子正围着一个铁塔般的巨人拳打脚踢,却丝毫占不到上风。

这馊主意是范离出的,自打丁大年搬进驸马府,体重直线攀升,终日不是吃便是睡,该好好减减肥了。

这些汉子训练有素,进退有度,相互配合默契非常。时而分进合击,时而齐攻一处。

丁大年仗着一身横练筋骨,活像一座移动的肉山,任拳脚如雨点般落下,也不过闷哼几声,反手一掌便逼退数人。他身形虽笨重,动作却不慢,双臂抡扫间风声呼啸,逼得众人连连后退。演武场上闷响与呼喝声此起彼伏。

范离负手站在场边,嘴角含笑。

门子老程前来通报,说有仕子求见,领头的名叫张晋。范离略一沉吟,整衣迎出门外。

出乎他意料的是,这些人竟是来拜师的。十多名年轻仕子整齐立于门外,以张晋为首,个个衣冠楚楚、神情庄重。见范离出门,张晋深吸一口气,率先躬身,朗声道:“学生张晋,拜见先生!”

话音未落,他身后十余人如稻穗般齐刷刷躬身行礼,动作整齐划一,神态恭谨无比,异口同声道:“拜见先生!”

更让范离惊讶的是,范寻竟也在人群之中,随众人一同向他行礼。

这阵仗、这称呼,绝非平辈论交之礼,分明是弟子拜见师尊的仪节!

范离连忙郑重还礼。张晋再度开口,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先生的《少年汉国说》如暮鼓晨钟,振聋发聩!学生等回去后深思良久,深感先生《万物至理》之学,格物求是、经世致用,方是求真之道、强国之本!旧学泥古不化,堵塞言路,非我等所愿再追随。学生等虽才疏学浅,然心向往之,恳请先生不弃,允我等列于门墙之下,追随先生研习新学,探求万物至理!”

说罢,张晋率先撩起衣袍,竟要行跪拜大礼。众人也纷纷欲要效仿。

范离赶忙上前一步托住张晋手臂:“诸位这是做什么?快请起!我们平辈论交,互相切磋学问便是,万万不可行此大礼!”

一番推让,范离终于劝得众人起身。他望着眼前这群目光炽热的年轻仕子,心中百感交集。这些年轻人敢于求新求变,正是这个时代最需要的活力。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诸位的心意,我心领了。只是先生二字,实在愧不敢当。若诸位真心喜爱格物之学,可常来府中,我们一同探讨。有什么不明白的,尽管发问,不必拘泥于师徒名分。学问之道,本就是在交流中精进,在辩论中明晰。”

将众人请进府中,范离才得知那日激辩后,童洛以目无尊长、离经叛道、违背圣训为由,行文国子监,革除了张晋等六人的功名与学籍,并将《万物至理》列为禁书,尽数收缴焚毁。

消息传来,张晋等人并未如童洛所料那般惶恐懊悔。反而觉得范离所倡的《万物至理》探究自然本源,讲求实证与效用,若用于经世济民,远比空谈义理、皓首穷经更为切实有用。于是十余人相约,一同前来驸马府,欲拜范离为师,潜心修习此道。

范离将张晋、范寻等十余名年轻仕子引入厅中,分宾主落座。仆役奉上清茶,茶香袅袅。

范寻率先起身,郑重一揖:“今日冒昧来访,实是因心中困厄难解,唯有先生能指点迷津。”他从怀中取出一本《万物至理》,“学生资质愚钝,于书中热能篇所论,始终不得其要。”说着,他将书翻至一页,指尖落在一幅描绘火焰与车轮的简图上,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