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文坛盛会 (十四)(1 / 2)

赵万源立于堂中,声如洪钟:“二位大人若已猜中谜底,只需写在手心示我,自有评判。”

谢真此刻心中了然,先前误会了范离。赵万源此人说一不二,谜题既是他所出,断无提前泄露之理。

范离几乎不假思索,这谜底他在楼下便已了然于胸。他提笔,毫不犹豫地在掌心写下二字,抬手递到赵万源眼前。赵万源目光一扫,微微颔首:“范大人已作答。状元郎,可有答案?”

郑知恩眉头紧锁,苦苦思索。那“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与“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在他脑中反复盘旋,却如雾里看花,始终抓不住关键。时间点滴流逝,盏茶功夫已过,他额角微汗,脸色涨红,终是颓然一叹,拱手道:“赵大人此谜精妙绝伦,在下……才疏学浅,实在未能参透。”

赵万源转向范离:“范大人,请亮谜底吧。”

满场目光灼灼,都想知道这难倒了状元郎的谜题究竟是何答案。只见范离将手掌缓缓向外翻开,掌心赫然写着两个墨迹淋漓的大字:猜谜。

“猜谜?”有人下意识念出声。

心思敏捷者,对照谜面,豁然开朗!

上联:“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取其“犭”(犬旁)。排除黑、白、红、黄,与“犭”相配的便是“青”,合为“猜”字。

下联:“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取其“讠”(言旁)。“对东西南北模糊”——取其“迷”。言旁加迷,组成“谜”字。

二字相连,正是“猜谜”!这谜题本身,便是“猜谜”二字!

“妙!妙啊!”惊叹声此起彼伏。

赵万源毫不掩饰赞赏,朗声宣布:“此局,准驸马范离胜!”言罢对范离一拱手,面无表情地回到座位。

郑知恩只觉脸上火辣辣地烧,仿佛被当众抽了一记耳光。他僵立当场,羞愤难当,恨不得寻条地缝钻进去。

范离却浑不在意,抄起那壶碧露琼浆,直接对着壶嘴便是一通豪饮。甘冽的酒液入喉,唇齿留香,一股暖流随即在四肢百骸化开,说不出的舒泰。他内力深厚,此刻却任由那醉意在体内奔涌,眼神渐渐迷离,显出几分狂态。

二皇子眼见自己阵营的郑知恩颜面尽失,心中亦是恼火,亟需挽回。他略一沉吟,开口道:“今日中秋佳节,明月当空。不如二位再以明月为题,各赋诗词一首,也算应景雅事,如何?”

这简直是给郑知恩递来的救命稻草!他方才在园中吟诵的那首咏月诗,可是博得满堂彩的佳作!一股赌徒般的狠劲涌上心头,暗忖:若能借此扳回一城,未必不能挽回颓势!

“殿下提议甚好!”郑知恩强压心绪,假作凝思,负手踱了两步,仰头望月,带着几分刻意营造的怅惘,缓缓吟道:

“摘星楼上思悄然,月光如华水如天。同来看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诗作意境清幽,确属佳作。厅内立时响起一片赞叹与掌声。

郑知恩此刻再不敢小觑范离,吟罢,强作从容地朝范离一拱手:“范大人,请。”

范离再次灌下一大口酒,腹中暖流更盛,酒意上涌。只觉胸中万丈豪情,声音中带着狂放不羁: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仅仅上阙一出,整个摘星楼瞬间陷入一片死寂!那词句仿佛带着某种魔力,瑰丽奇幻,意境高远,直叩心扉。众人屏息凝神,唯恐错过一字

范离身形微晃,醉态更显,声音却愈发清朗,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