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怪我,昨个儿忘了跟你提一嘴。”
李云龙一听,眉头微皱:“啥事儿忘了说?”
“昨天我从两个人嘴里套了些话,是关于曰本兵最近动向的。”
一听“曰本兵”三个字,李云龙立马来了精神,蹭地从石头上站起来。
“怎么回事?赶紧说!”
李清河便把打听到的全盘托出。
“嚯,现在的小鬼子这么藏头露尾?”
“一个个全钻地底下干勾当,做事偷偷摸摸,跟耗子似的。”
“这事你跟政委通气了吗?”
“昨晚就说了。
估摸着政委已经派人查去了。”
正说着,刘玉祥政委急匆匆走了过来。
“瞧,说谁谁到。
政委,您怎么亲自来了?”
“走,事情有点眉目了。”
两人一听,立刻随政委进了屋子。
进屋后,刘玉祥先把门窗关严实了。
“怎么样?查到什么没有?”李清河迫不及待地问。
“刚回来的战士确认了,确实有两个曰本兵,一个姓井上,一个姓田中,模样特征跟你之前说的一模一样。”
“而且,还摸到了他们的落脚点。”
“在哪儿?”李清河和李云龙几乎同时开口。
“就在咱们华北南边的绿都城!”
“绿都城?”
“没错,就是那儿。”
李清河闻言陷入沉思。
长安街在北,绿都城在南,两地相隔甚远。
既然在那里设了据点,必定要搞些生产或囤货。
而整个华北最要紧的运输线就是长安街——大宗物资往来,必经此路。
可为什么从没听说有车队经过狼山一带?按理说,车马喧嚣不该悄无声息。
难道……长安街往南还有条隐蔽的近道?
“清河?发什么呆呢?最近老看你一个人愣神。”
“啊?没事,我就在想,小鬼子为啥偏偏选在绿都城扎营?”
“这个问题,还得再探。”刘玉祥说道。
李清河心里却已打定主意:得亲自走一趟绿都城看看。
“你们先回去吧,我再安排人四处打听。
要是有新消息,第一时间通知你们。”
两人告辞离开。
回到住处,李清河立刻拉开抽屉翻出纸笔,坐到桌前,提笔画图。
他在纸上大致标出北面的长安街、南边的绿都城,以及几条主干道。
接着,他换了几种颜色的笔,将所有连接两地的道路一一描出,反复端详。
“这边是长安街,那边是绿都城……”
“三条路可走,两条绕远,一条近些。”
他盯着图纸,一动不动,脑海中地图来回推演。
“这就怪了,那条近道明明得穿过狼山地界,可咱们这几天怎么连个风吹草动都没察觉?”
要是绕远路进绿都城,少说得花上一天多的工夫。
李清河坐在屋里,眉头拧成一团,实在想不通敌人究竟走的是哪条道。
“不行,这事不能光靠猜,得亲自去瞧瞧,不然接下来的部署全得乱套。”
他简单收拾了随身物件,临出门前,顺手揣了几枚飞镖,腰间别了把短刃防身。
走到李云龙屋前,抬手敲了两下门。
门一开,李清河刚探头进去,就被扑面而来的酒气呛得直皱眉。
“哟,好大的酒味!你这是喝了多少?”
“嘿嘿,也就两三瓶吧,不算啥。”
“你还真能扛啊,喝了这么多居然还清醒着?”
“那当然!哎,说正经的,你这会儿来找我啥事?”
“嗨,光顾着扯闲篇,差点忘了正事。”
“赶紧的,收拾一下,跟我走。”
李云龙一听,满脸疑惑:“去哪儿啊?”
“你说呢?不就是你心里惦记那个地方呗!”
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李云龙顿时酒都醒了大半,连忙胡乱擦了把脸,抓起外套就往外冲。
两人上了车,李清河发动引擎,车子缓缓驶向长安街方向。
“最近出了点新动静,你跟小凤那事儿,怕是得往后推一推了。”
“嗐,没啥,打仗要紧。
命都不一定保得住,谈情说爱有个啥用?天天提心吊胆的,图哪样?”
李云龙说得认真,语气里没有半分玩笑。
“嘿,没想到你还挺拎得清啊,感情归感情,大事面前一点都不含糊。”李清河笑着打趣。
“那当然,战火年年不断,老百姓哪天不是过着刀尖上的日子?谁愿意活在炮火底下?”
“干咱们这行的,早把生死看开了,脑袋提在手里随时准备豁出去,别的还怕个啥?”
听着他这番话,李清河心头一热,由衷敬佩。
“是啊……谁生来就想活在这乱世?要不是这场仗,我如今说不定还在学堂念书,班长可能也……”
话到嘴边,他忽然顿住,摇了摇头。
“算了,过去的事就不提了。”
他低声自语。
“你嘀嘀咕咕说啥呢?”李云龙扭头问。
“没什么,瞎想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