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我在上海有个女儿 > 第13章 茶香里的传承与远见

第13章 茶香里的传承与远见(2 / 2)

他拿起书案上的一方古旧的端砚,用手指轻轻摩挲着上面冰凉细腻的石质,缓缓说道:“经商之道,说起来复杂,其实核心就那么几条。我这些年,也算是有些心得,今天跟你聊聊,就当是咱们爷俩闲话。”

肖霄立刻正襟危坐,他知道,周老板这是要传授他真正的“心法”了。

“第一,是‘势’。”周老板放下端砚,目光炯炯,“要懂得看大势,顺大势。什么是大势?国家的政策导向是势,时代的技术潮流是势,老百姓生活需求的变化也是势。我们当年抓住改革开放的势,你后来抓住商品流通的势,都是如此。现在呢?浦东开发是势,老百姓从追求‘有’到追求‘好’是势,那些外国公司带来的新东西也是势。看准了势,才能知道力气往哪里使,才能事半功倍。逆势而为,不是勇敢,是愚蠢。”

肖霄若有所思,他想起了“晨光计划”的成功,不正是抓住了老百姓对“好服务”这一需求变化的“势”吗?

“第二,是‘人’。”周老板继续说道,“生意归根结底是人做的。对内,要知人善任,用人不疑。你把李卫东和杨帆用好了,就是懂得了这一点。对外,要诚信为本,广结善缘。你善待员工,帮助那些困难的知青兄弟,这就是在积累‘人’的资本。钱散了可以再赚,信誉和人心丢了,就难找了。那个陈国平,就是栽在‘人’字上。”

“第三,是‘度’。”周老板拿起茶杯,却没有喝,只是看着杯中沉浮的茶叶,“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进取要有度,懂得适时发力,也要懂得及时收手,就像你这次从Vcd项目上果断止损。用人要有度,既要放手,也要有掌控,完全撒手不管和事事亲力亲为都不可取。甚至……赚钱也要有度。”他意味深长地看了肖霄一眼,“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它就不再仅仅属于你个人,它承载着社会责任。你开始做那个帮扶基金,很好,这就是懂得了‘度’,懂得了财富的真正归宿。”

肖霄感到心中豁然开朗,周老板这“势”、“人”、“度”三个字,如同三根坚实的支柱,将他过往那些零散的、感性的商业认知,一下子支撑、架构成了一个清晰而稳固的系统。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周老板的声音放缓,带着一种哲人般的通透,“是要明白‘为何而战’。年轻时,为生存,为证明自己;到后来,为责任,为跟着你的那帮兄弟;再后来呢?”他看向肖霄,目光仿佛能直透人心,“等你到了我这个年纪,或许就会明白,所有的商业活动,最终极的意义,是为了让你和你所爱的人,能更好地享受生活本身,是为了让你的人生,变得更加丰盈和从容,而不是被它所奴役和异化。”

他轻轻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一丝看尽千帆后的释然与劝慰:“肖霄啊,你现在把公司理顺了,家也安顿好了,是时候,真正地享受一下生活了。钱是赚不完的,风口也是一个接一个,永远没有尽头。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和亲人相伴的时光,更是过一天就少一天。带着苏晨,多出去走走,看看山水,尝尝各地美食;陪着晓梦,经历她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时刻。这些看似‘无用’的事情,这些流淌在商业之外的真实而温暖的生活瞬间,才是滋养你未来走得更远、更稳的真正力量源泉。别等到像我这样,老得哪里也去不了了,才来后悔当初没有多陪陪家人,没有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周老板的话语,如同春风化雨,悄无声息地浸润着肖霄的心田。他想起自己过去那些为了生意错过的一个个家庭晚餐,想起苏晨生病时自己的后怕与愧疚,想起晓梦在成长中自己那些缺席的陪伴……一种混合着深深愧疚与巨大庆幸的情感,在他胸中激荡。

“我明白了,周老板。”肖霄的声音有些沙哑,却充满了真诚的感激,“谢谢您……您今天这番话,比我赚多少个百万订单,都来得珍贵。我知道以后该怎么做了。”

夕阳的余晖,透过竹帘的缝隙,在书房的地板上投下长长的、斑驳的光影。茶香依旧袅袅,谈话已近尾声。肖霄起身告辞时,感觉自己的脚步比来时更加沉稳,心境也比来时更加开阔与澄澈。周老板将他送到书房门口,拍了拍他的肩膀,最后说了一句:“记住,真正的成功,不是你拥有了多少,而是你享受了多少,放下了多少,又传承了多少。”

走出那扇墨绿色的大门,重新回到春末的阳光下,肖霄深吸了一口带着植物清香的空气。他回头望了望那栋在梧桐树掩映下静谧安详的老洋房,心中充满了对这位睿智长者的敬意与感激。这一次的深谈,不仅仅是一次经商心得的传授,更是一次关于人生意义、关于生活本质的深刻启蒙。他知道,自己人生的航船,在经过一段急流险滩的奋力拼搏后,正在这位老舵手的指引下,调整方向,驶向一片更加广阔、也更加风光明媚的海域。那里,不仅有事业的星辰大海,更有家庭的温暖港湾,与生活的静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