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讲解时,声音不高,却条理清晰,引经据典又不失趣味,丝毫没有炫耀之意,更像是一位博学的父亲在自然地向孩子传授知识。这种沉稳的气度和内敛的见识,让一些同样在游览、看起来颇有文化修养的游客,都不由得多看了他们几眼。这一家子,穿着朴素(虽然料子都是好的,但款式简单),尤其是两个孩子,小脸冻得红扑扑的,眼神清澈,举止有礼,不吵不闹,跟在父母身边,认真听着讲解,与周围一些被宠得无法无天、到处乱跑乱叫的“小皇帝”形成了鲜明对比。
“同志,您这孩子教育得真好。”一位同样带着孙子游览的老先生忍不住对孟礼欢夸赞道,“懂礼貌,爱学习,难得!”
孟礼欢谦和地笑了笑:“老先生过奖了,孩子嘛,就得从小懂点规矩,知道敬畏。”
在故宫餐厅吃午饭时,丫蛋和海娃也表现得十分规矩。丫蛋自己拿着小勺子吃饭,不掉饭粒,不吧唧嘴。海娃年纪小,由韩晶晶喂着,也不哭不闹。王秀娥看着周围有些孩子吵闹着要这要那,父母追着喂饭的场景,再看看自家安安静静吃饭的孙子孙女,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小声对韩晶晶说:“咱家孩子,就是省心。”
接下来的周末,孟礼欢又带着家人去了长城。站在巍峨的八达岭上,看着脚下蜿蜒起伏、如同巨龙般盘踞在山巅的城墙,一股豪情在胸中激荡。
“爸爸,长城好长啊!是谁建的?”丫蛋看着看不到尽头的城墙,惊叹道。
“是古代千千万万的劳动人民,用双手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垒起来的。”孟礼欢将丫蛋扛在肩头,让她看得更远,“为了保卫家园,不受外敌欺负。你看,它像不像一条守护我们的龙?”
“像!”丫蛋用力点头,小手紧紧搂着爸爸的头,“它真厉害!”
海娃也被韩晶晶抱着,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壮观的景象。孟礼欢指着远处的烽火台,给家人讲古代如何利用烽火传递军情。他讲的不是枯燥的历史,而是结合了地势、军事和人的智慧,听得大人们也津津有味。
下山时,遇到一段陡峭的台阶,丫蛋有些害怕。孟礼欢没有直接抱她,而是鼓励道:“丫蛋,你看,这台阶就像咱们出海时遇到的风浪,看着吓人,但只要稳住心神,一步一步,总能走下去。来,爸爸牵着你。”
在父亲的鼓励下,丫蛋鼓起勇气,紧紧拉着孟礼欢的手,一步一步,稳稳地走下了陡阶。小脸上虽然还带着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和自信。
孟礼欢这些看似不经意的言传身教,将勇敢、坚持、敬畏历史、热爱家园的种子,悄然播撒在了孩子们的心田。
这两次出游,孟礼欢一家其乐融融、家教良好的形象,给不少偶遇的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不知道孟礼欢是京城餐饮界新贵,只当这是一个虽然穿着朴素,但极有内涵和素养的普通家庭。这种发自内心的、质朴的赞誉,比任何商业上的成功,都让孟礼欢感到满足。
晚上,回到雨儿胡同温暖的四合院,丫蛋趴在炕上,兴致勃勃地跟奶奶和妈妈讲着在故宫看到的“大房子”和在长城上看到的“大山”,小脸兴奋得通红。海娃也咿咿呀呀地比划着。
孟礼欢看着这一幕,心里充满了宁静的幸福。他知道,财富和地位固然重要,但家人之间的陪伴、对孩子正确的引导、以及这种质朴踏实的家风,才是他真正想要守护的,最宝贵的财富。
京城很大,很繁华,但只要有身边这些至亲的人在,有从山海之间带来的那份淳朴与坚韧在,无论走到哪里,他的心都是安的。这次举家出游,不仅让孩子们开阔了眼界,更让这个家的凝聚力,在古老的北京城下,变得愈发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