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 > 第138章 供应链条巧构建,空运冷链破难题

第138章 供应链条巧构建,空运冷链破难题(2 / 2)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孟礼欢甚至拉着韩立军和孟小军,进行了一次次模拟演练。从飞机落地时间预估,到货运站提货流程,再到市区最佳行驶路线选择,以及遇到突发交通状况的备选方案,都反复推敲。他还借鉴了后世物流公司的管理经验,设计了一套简单的交接单,要求每个环节签字确认,明确责任。

与此同时,上海的皮草供应链相对简单,但同样需要精心维护。孟礼欢叮嘱孟繁贵老叔,皮草的储存环境必须恒温恒湿,定期通风除尘,并建立了严格的出入库登记制度。每次往上海发货,都选择铁路快运,由韩立军或孟小军亲自押运,确保这批价值连城的货物安全抵达。

这条跨越千里的“山海供应链”,在孟礼欢近乎偏执的打磨下,渐渐变得清晰、顺畅、高效起来。

靠山屯的渔民们,在孟礼兵和老刘叔的带领下,开始学着看潮汐表,记录海况,捕捞和初处理更加规范有序。

机场那边,有了长期协议和“加急费”,孟礼欢的货总能得到优先处理,甚至有了专门的对接人员。

韩立军开着新买的二手冷藏车,熟悉了北京的大小街道,成了连接机场和“山海楼”最迅捷的纽带。

“山海楼”的后厨,则根据稳定的到货时间,精准安排菜品准备和客席预定,极大提升了运营效率。

一天深夜,一场突如其来的秋雨笼罩了北京城。孟礼欢被电话铃声惊醒,是韩立军从机场打来的。

“欢子,坏了!飞机晚点了!而且晚点不少!这批对虾和大黄鱼,怕是要耽搁!”韩立军的声音带着焦急。

孟礼欢瞬间清醒,他看了一眼床头的闹钟,大脑飞速运转。计算着飞机可能的到达时间,冷藏车的保温极限,以及酒楼明天中午预定的宴席……

“立军,别慌!”孟礼欢声音沉稳,“你就在机场等着,随时关注航班动态。我联系酒楼那边,让他们做好预案。记住,货一到,立刻检查状态,如果对虾活力不足,优先保障大黄鱼!路上开稳点,但也不能太慢!我这边协调后厨,看能不能把部分海鲜菜调整到晚上……”

他条理清晰的指令,让电话那头的韩立军迅速镇定下来。结束通话,孟礼欢又立刻拨通了“山海楼”的值班电话,与守在那里的孟礼兵沟通应对方案。

那一夜,雨声淅沥,孟礼欢书房里的灯一直亮着。他守着电话,如同船长守在暴风雨中的驾驶舱,协调着这条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

最终,飞机在延误两个多小时后降落。韩立军接到货时,对虾虽然不如平时生猛,但大部分依然存活,大黄鱼状态尚可。他按照孟礼欢的指示,优先将大黄鱼迅速送回,同时对虾也做了紧急降温和增氧处理。

第二天中午,“山海楼”的宴席有惊无险。虽然个别对虾菜品口感略有影响,但清蒸大黄鱼的极致鲜美,依旧赢得了满堂彩。客人们并未察觉背后这场与时间的赛跑。只有孟礼欢和核心团队知道,他们精心构建的这条“生鲜高速路”,经受住了一次突如其来的考验。

经过这次事件,孟礼欢对供应链的细节把控更加严格。他甚至开始琢磨,如何利用有限的条件,进行简单的“冷链”延伸,比如在包装箱内使用更多可重复利用的冰袋、探索不同季节的保温材料等。

看着南北两地的生意在这条日益稳固的供应链支撑下,蒸蒸日上,孟礼欢站在四合院的院子里,望着秋高气爽的天空,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供应链,就如同他布下的一张无形之网,精准地捕捉着来自山海的价值,并将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需要它的地方。这张网,才是他未来商业帝国,最核心的竞争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