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 > 第137章 皮货店沪上立招牌,奢华皮草惊贵妇

第137章 皮货店沪上立招牌,奢华皮草惊贵妇(2 / 2)

他这种低调而自信的态度,反而勾起了那些见惯了好东西的上海人的好奇心。尤其是几位家境优渥、追求时尚的太太小姐,对“东北来的顶级皮草”这个说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终于,“山海皮草行”在一个秋意渐深的周末,悄无声息地开业了。没有鞭炮,没有花篮,只是在洋房临街那扇重新打造的、厚重的胡桃木门上,挂了一个小巧精致的铜牌,上面是中英文的“山海皮草行”字样。

店内,灯光经过精心设计,柔和而聚焦,完美地展现出每一件皮草的光泽与质感。深紫色的丝绒背景墙,厚重的实木展示架,以及穿着得体、彬彬有礼的店员(孟小军临时客串,外加一位陈先生介绍的、有经验的销售),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高贵的氛围。

那些经过孟繁贵精心打理的皮草,被巧妙地陈列出来。紫貂皮被做成了几条围脖和一件短款大衣,低调地悬挂在最显眼的位置;赤狐皮则被做成了华丽的披肩和帽饰;熊皮被做成了地毯,铺在店内中央;狼皮和鹿皮则作为点缀。

开业第一天,客人并不多,只有寥寥几位提前得到消息、抱着好奇心态前来的熟客朋友。然而,当这些见多识广的上海女士们走进店内,目光触碰到那些皮草时,几乎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低低的惊呼。

一位穿着讲究、气质雍容的太太,小心翼翼地触摸着那条紫貂围脖,感受着那无与伦比的轻软与顺滑,惊叹道:“喔唷!这貂皮……这手感!这光泽!比我之前在友谊商店看到的进口货,不知道要好多少倍!这才是真正的‘软黄金’啊!”

另一位更年轻些、打扮时髦的女士,则对那件火红的赤狐披肩爱不释手,对着镜子比划,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太漂亮了!这颜色正得不得了!毛量也足!穿上它去参加晚会,肯定压得住场子!”

孟繁贵老叔此刻化身专家,用带着浓重东北口音的普通话,向客人们介绍着每种皮草的特色、产地、以及保养方法。他虽然言辞朴实,但那份自信和专业,反而更让人信服。

“这紫貂,是咱们东北老林子里顶好的东西,冬天雪地里窜起来,像道黑风,最难抓。您看这毛色,黑得发亮,绒毛细密,保暖效果最好,还不显臃肿……”

“这狐皮,得看毛针和绒毛的比例,还有这颜色,要红得正,不能发暗……”

孟礼欢则安静地坐在角落的沙发上,喝着茶,看着店内的一切。他看到那些女士们眼中毫不掩饰的喜爱和占有欲,看到孟小军虽然有些紧张但应对得体的表现,看到孟繁贵老叔脸上散发出的、被需要和被尊重的光彩。

他知道,这条路,又走对了。

价格自然是天文数字,足以让普通人咋舌。但对于这些追求极致品质和独特性的沪上名流来说,价格反而成了身份和品味的象征。开业当天,准备的几条紫貂围脖和赤狐披肩便被预订一空,那件紫貂短大衣也被一位气质高雅的女士反复试穿后,毫不犹豫地定下,要求按照她的尺寸稍作修改。

“山海皮草行”如同一位低调的贵族,甫一登场,便以其无可匹敌的顶级货源和独特的格调,在上海滩的时尚圈层中,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激起了层层涟漪。

消息不胫而走。接下来的几天,开始有更多闻讯而来的顾客,其中不乏一些上海本地的富商和社会名流。这家开在老洋房里、看起来不像开店反倒像私人俱乐部的皮草行,迅速成为了沪上追求顶级时尚人士的新晋秘密据点。

孟礼欢站在洋房二楼的露台上,看着楼下偶尔驶来的、接送顾客的豪华轿车,嘴角勾起一抹满意的弧度。

北京的“山海楼”以“食”扬名,上海的“山海皮草”以“衣”立万。他的山海帝国,南北呼应,雏形渐成。而这,仅仅是他将那片黑土地和蔚蓝大海的丰厚馈赠,兑现其巨大价值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