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 > 第116章 温柔乡里请诸葛,奇思妙想气球捞

第116章 温柔乡里请诸葛,奇思妙想气球捞(1 / 2)

就在专家组在临时指挥部里为了技术难题愁眉不展、争论得面红耳赤之时,孟礼欢却难得地“清闲”了下来。他被要求待命,不得参与具体讨论,主要是为了保密,也因为他“渔民”的身份,在那些国宝级专家面前,似乎还够不上参与核心决策的资格。

他乐得清静,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补偿一下前段时间因沉船项目而冷落了的家人。

初夏的靠山屯,白天海风送爽,夜晚蛙鸣虫唱。孟家新盖的大瓦房已经彻底晾干入住,宽敞明亮,窗明几净。王秀娥坐在新打的炕席上,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给海娃缝着夏天穿的小肚兜,嘴角带着满足的笑意。韩晶晶则里里外外地收拾着,将晒好的干鱼、腌好的咸菜归置得井井有条。

最惬意的要数孟礼欢。傍晚时分,他扛着锄头,象征性地去自家院后的菜地里除了除草,看着绿油油的黄瓜、紫莹莹的茄子、红彤彤的西红柿,心里说不出的踏实。丫蛋像个小尾巴似的跟在他身后,叽叽喳喳地说着学校里的趣事。

“爸爸,我们老师今天夸我了,说我画的鱼最好看!”

“哦?俺闺女真厉害!画的是啥鱼啊?”

“是…是大鲨鱼!牙齿可尖了!”丫蛋挥舞着小手,一脸得意。

孟礼欢哈哈大笑,一把将女儿举过头顶,惹得她发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

夜幕降临,一家人围坐在炕桌旁吃饭。桌上摆着金黄的玉米饼子,一大盆鲜美的海蛎子豆腐汤,一盘韩晶晶最拿手的酱焖小黄花鱼,还有自家菜园里刚摘下来拍的黄瓜凉菜。简单的饭菜,却充满了家的温暖和滋味。

“还是家里的饭香。”孟礼欢咬了一口玉米饼,就着咸鲜的鱼汤,满足地叹了口气。比起在船上啃干粮、在指挥部吃食堂,这炕头灶边的烟火气,才是他最深的眷恋。

韩晶晶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抿嘴一笑,又给他夹了一筷子鱼肚子上的嫩肉:“慢点吃,没人跟你抢。这几天看你闲下来了,脸色都好了不少。”

饭后,王秀娥带着丫蛋和海娃去东屋睡了,把空间留给了小两口。孟礼欢洗漱完毕,躺在烧得温热的火炕上,闻着新炕席散发出的芦苇清香,看着窗外皎洁的月光,只觉得浑身每一个毛孔都舒展开来。韩晶晶收拾完碗筷,也吹了灯,挨着他躺下。

黑暗中,两人都没有立刻睡着。韩晶晶侧过身,轻轻靠在孟礼欢结实的臂弯里,低声问:“欢子,那边…事情是不是很麻烦?我看秦大哥他们来了好几天了,仓库那边灯总是亮到后半夜。”

孟礼欢搂着媳妇柔软的身子,感受着她的担忧,心里暖暖的,又有些愧疚。他不能透露细节,只能含糊道:“嗯,是有点麻烦,专家们正在想办法呢。咱不管他们,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

他翻过身,借着月光看着韩晶晶清秀的脸庞,这些日子忙着项目,都没好好看看她。他伸手轻轻抚摸着她的脸颊,低声道:“晶晶,这些日子,辛苦你了,家里家外都靠你操持。”

韩晶晶脸一红,往他怀里钻了钻,声音细若蚊呐:“俺不辛苦,你在外头才辛苦…只要你平平安安的,比啥都强。”

温香软玉在怀,耳鬓厮磨间,孟礼欢只觉得一股热流从小腹升起,这段时间压抑的疲惫和紧张仿佛都找到了宣泄口。他低下头,准确地噙住了那两片柔软的唇瓣。韩晶晶起初还微微挣扎了一下,随即便软化在他灼热的气息里,生涩而又热情地回应着。

久违的亲昵如同干柴烈火,迅速点燃了这初夏的夜晚。火炕似乎也变得更加滚烫,急促的喘息和压抑的呻吟在黑暗中交织,诉说着小别胜新婚的浓情蜜意…

然而,这温馨的静谧并未持续太久。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孟礼欢还搂着韩晶晶沉浸在酣睡中,院门外就传来了急促而克制的敲门声,伴随着秦海龙压低的嗓音:“礼欢!礼欢!醒醒!有急事!”

孟礼欢一个激灵坐起身,韩晶晶也惊醒了,有些慌乱地披上衣服。孟礼欢示意她别动,自己套上裤子,趿拉着鞋走到院门口。

打开门,只见秦海龙和周卫国站在门外,两人都是眼窝深陷,胡子拉碴,显然是一夜未眠,脸上写满了焦灼和疲惫。

“海龙哥,周哥,这么早?出啥事了?”孟礼欢心里一沉。

“礼欢,没时间解释了!”秦海龙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语气急促,“专家们吵了一晚上,所有常规方案都被推翻了!现在是一筹莫展!吴教授都快急出病来了!最高层的期限压在那里,再拿不出可行方案,麻烦就大了!”

他看着孟礼欢,眼神里带着最后一丝希望:“你小子鬼点子多,上次就提了不少好建议。走!跟我去指挥部!现在顾不上什么保密条例和资历了,死马当活马医,你也去听听,有什么想法,不管靠不靠谱,都说出来!”

孟礼欢愣了一下,他没想到秦海龙会在这个关头直接来“抓”他。他回头看了一眼屋里,韩晶晶正担忧地望着他。

“快去啊!还愣着干啥!”周卫国也急了。

孟礼欢一咬牙:“好!等我穿件衣服!”

他迅速回屋,套上外衣,对韩晶晶交代了一句:“我去去就回,别担心。” 便跟着秦海龙和周卫国,大步流星地朝着码头仓库的方向走去。

再次走进那间充满烟味、汗味和焦虑气息的临时指挥部,孟礼欢能明显感觉到气氛的凝重。几位老专家围在铺满图纸的桌子旁,脸色灰败,沉默不语。几个年轻助手更是连大气都不敢出。

吴教授看到孟礼欢进来,只是抬了抬眼皮,没说什么,显然对这个被临时拉来的“渔民”并不抱太大希望。

秦海龙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吴教授,各位专家,情况紧急,我把孟礼欢同志请来了。他长期在海上作业,对水下环境有很直观的认识,思维也比较灵活。我们不妨听听他有没有什么…嗯…特别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