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渔猎东北:从街溜子到山海王 > 第86章 腊月闲聚炕头暖,巧思备年猎海珍

第86章 腊月闲聚炕头暖,巧思备年猎海珍(1 / 2)

腊月的寒风在窗外打着旋儿,发出呜呜的声响,却丝毫透不进孟家烧得滚烫的火炕。

屋里暖烘烘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松木烟气和炒瓜子的焦香。

孟礼欢只穿了件单薄的线衣,斜靠在炕头的被垛上,看着王秀娥和韩晶晶坐在炕桌另一边,一边唠着家常,一边手脚麻利地剪着窗花。

红纸在她们手中翻飞,不一会儿,栩栩如生的“连年有鱼”、“喜鹊登梅”便贴在了擦得锃亮的玻璃窗上,给屋里添了不少年节的喜气。

小丫蛋趴在炕上,围着那几张巨大的、鞣制好的熊皮打滚,时不时把脸埋进厚实柔软的皮毛里,咯咯地笑。海娃则坐在炕里边,努力地试图抓住一个红色的毛线球,嘴里咿咿呀呀地给自己加油鼓劲。

孟礼欢的目光扫过屋里。墙角堆着半扇野猪肉、几条冻得硬邦邦的鹿腿、还有不少风干的野鸡野兔。这些都是冬猎的成果,肉食储备可谓空前丰足,足够这个年吃得满嘴流油,甚至能吃到开春。

“肉是不缺了,”孟礼欢心里琢磨着,“可这大过年的,桌上光是大鱼大肉,总觉得少了点鲜亮劲儿。得来点海鲜,特别是那些稀罕玩意儿,才够排场,才对得起这好光景。”

出海是不用想了。腊月里的渤海湾,风大浪急,气温极低,海面都浮着冰凌,渔船早就拖上岸封存保养了。但孟礼欢有他的办法——淘海。

他想起前世记忆里,附近有几处地形特殊的海湾。那里背风向阳,有暖流经过,即使寒冬,水温也比别处稍高,而且礁石嶙峋,人迹罕至,往往藏着些好东西,比如对虾、鲍鱼之类的高档海货。平时他没特意去弄,主要是因为这玩意儿量少,费时费力,不如打鱼来得痛快。但现在,为了过年这口鲜,值得跑一趟。

“娘,晶晶,我出去转转。”孟礼欢翻身下炕,开始找衣服。

“大冷天的,又干啥去?”王秀娥抬起头问。

“去海边溜达溜达,看看能不能弄点新鲜玩意回来过年。”孟礼欢套上厚棉袄,戴上狗皮帽子,又找出那副磨得发亮的橡胶水裤和一把小铁铲、一个铁丝编的耙子,还有一个旧挎包。

“冰天雪地的,能有啥?别冻着了!”韩晶晶停下手中的活计,担忧地看着他。

“放心吧,就附近转转,一会儿就回来。”孟礼欢笑了笑,揣上一小瓶散装白酒暖身子,推门走了出去。

屋外的冷风立刻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孟礼欢缩了缩脖子,踩着厚厚的积雪,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记忆中的那片海湾走去。雪地上留下他一串孤独的脚印。

目的地是一个叫“月亮湾”的小拗口,位置偏僻,要翻过一个小山包。路上几乎看不到人迹,只有一些野兔和山鸡的脚印。到达湾边,眼前景象果然与别处不同。这里的海面虽然也漂浮着冰块,但并未完全封冻,海浪轻柔地拍打着覆盖着白雪的礁石。因为地形阻挡,风也小了很多。

他找了个背风的礁石后面,费力地穿上冰冷梆硬的橡胶水裤,深吸一口气,踩着滑溜的礁石,下到了齐膝深的海水里。冰冷的海水瞬间透过橡胶传来刺骨的寒意,让他激灵灵打了个冷颤。他赶紧拧开酒瓶灌了一小口,一股火线从喉咙烧下去,才感觉暖和了点。

退潮刚刚开始,一片片黑色的礁石和褐色的海藻床逐渐裸露出来。孟礼欢睁大眼睛,像扫描仪一样仔细搜索着礁石缝隙和海藻根部。

他的目标明确:对虾和鲍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