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礼欢点点头:“好!俺打算,咱们接下来这段日子,主攻扎海参!那玩意儿值钱,大家伙儿都知道!但风险也大,水冷,暗流多,还得防着点鲨鱼啥的。所以,咱们不能蛮干!”
他开始部署计划:“首先,得添置家伙事!老刘,你今天就带栓柱去县里,找找关系,看能不能弄几套像样点的潜水衣,厚实点的橡胶那种,再买几副好脚蹼,透气管子也多备几根结实的!”
“明白!”老刘干脆地应下。
“其次,”孟礼欢看向众人,“咱们两条船,得分工。‘海龙号’还是由老刘带队,负责老区域,稳妥为主。‘海龙二号’,俺亲自带队,带着墩子、水生和小军,咱们往更深、以前没人敢去的地方探一探!兵子,你也跟俺这条船,你眼神好,在水下能帮大忙。”
孟礼兵用力点头。
“工钱,照旧!但扎上来的海参,卖了钱,俺拿出两成,当做奖金,按出力多少分给大家!”孟礼欢抛出了激励措施。
这话一出,船员们的眼睛瞬间更亮了!两成奖金!那可不是小数目!顿时群情激昂,摩拳擦掌。
“但是!”孟礼欢语气陡然严肃起来,“安全第一!谁要是觉得不舒服,立马信号,赶紧上来!谁也不许逞能!听到没有?”
“听到了!”众人齐声应道,声音在港湾里回荡。
会开完,众人散去准备。老刘和栓柱立刻出发去县城。孟礼欢站在“海龙二号”的船头,看着平静的海面,心中却波澜涌动。
压力化为了动力。他知道,实现吹出去的牛,第一步,就从这冰冷的海底,从那一根根价值不菲的“海胖子”开始。
屯里人很快都知道了孟家船队要大规模扎海参的消息。羡慕的有,但说风凉话的更多。
“扎海参?那是玩命的买卖!孟礼欢真是钱挣多了,烧得慌!”
“就是,别看现在两条船风光,海底那玩意是那么好碰的?一不小心就得折里头!”
“年轻人啊,就是好高骛远,刚过两天好日子就不知道姓啥了…”
这些话,或多或少也传到了孟家人耳朵里。王秀娥有些担心,吃饭时忍不住唠叨:“欢子,咱现在日子不差了,稳稳当当地不行吗?那海参是好弄的?多悬得慌啊!”
连孟繁林也吧嗒着烟袋,难得地开了口:“心里有根弦,别绷太紧。”
韩晶晶没说话,只是晚上睡觉时,紧紧攥住了孟礼欢的手,眼里满是担忧。
孟礼欢反握住她的手,语气坚定:“放心吧,俺有数。咱不能光看眼前这点好,得往远了看。为了你们,为了海娃和丫蛋,俺也会安安稳稳的。”
他知道,所有的质疑和担心,都需要用实打实的收获和安全归来去打破。
买装备的老刘和栓柱第二天下午就回来了,带回了五套半新的厚橡胶潜水衣,几副橡胶脚蹼,还有一捆崭新的透气管。虽然简陋,但在这个年代,已经算是专业装备了。
孟礼欢检查着这些装备,仿佛已经看到了海底那密密麻麻的“海胖子”。他深吸一口气,对未来的挑战,充满了期待。
浩瀚的大海深处,无声的财富等待捞取,而孟礼欢的野望,也随着这些简陋的装备,一同沉向了那片蔚蓝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