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文字海啸(1 / 2)

(感谢爱吃干啤的小白白送的催更符)

几乎在同一时间,在周明轩组织的一次私人聚会上,这位向来从容淡定的世家子。

竟猛地放下手中的酒杯,脸色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苍白与兴奋,对围坐在一起的赵烨、李锐等人说道:

“你们……立刻,马上去看《地球往事》!我的天……言吾他……他脑子里究竟装的是什么?这东西,比《西游记》恐怖一万倍!它不是在讲故事,它是在……重构宇宙观!”

一种奇特的“恐慌”,并非源于怪力乱神,而是源于认知根基被撼动、源于在宇宙尺度下重新审视自身文明命运的深邃震撼。

开始在这批精英读者中无声地蔓延、发酵。

他们互相推荐,在私密的聊天群里激烈地讨论,每一个新出现的概念,如“智子”、“面壁者”、“破壁人”,都像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思辨的涟漪。

随着剧情一步步推进,面壁计划的宏大与悲壮、破壁人的冷酷与精准、以及那终极的“黑暗森林”理论被揭示,关于《三体》的讨论,再也无法被局限在小圈子里。

它如同积蓄了足够力量的暗流,猛然冲破了堤岸,涌向了各大网络平台、大学校园、甚至是一些严肃的学术交流场合。

惊人的逆转发生了。

舆论的风向,从最初的“看不懂”、“太晦涩”,迅速转变为“太震撼”、“头皮发麻”、“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而在这股浪潮中,一个格外响亮、带着扬眉吐气意味的声音异军突起:

“谁再说我们写不出顶级的硬核科幻?!《三体》在此!就问还有谁?!”

“我一直以为只有西方才能写出那种宏大叙事的科幻巨着,直到看了《三体》,我才知道我们不是不能,只是时候未到!言吾一人,足以匹敌一个流派!”

“《三体》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西方在顶级科幻领域的垄断!从《大秦》到《西游》再到《三体》,言吾证明了我们在任何叙事领域都能达到世界巅峰!”

“看以后谁还敢拿科幻嘲笑我们!我们有《三体》!我们有言吾!”

这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如同野火般在年轻一代,尤其是在高校学生和年轻科技工作者中蔓延。

《三体》不再仅仅是一部小说,它更是一面旗帜,一个象征,证明了东方智慧同样能够驾驭最前沿的科学想象,并赋予其深邃的哲学内涵。

许多读者甚至将其与《大秦帝国》并称为“言吾的双壁”,一者回溯文明根基之厚重,一者展望未来星空之浩瀚,共同构筑了当代文化自信的坚实基座。

与此同时,公众的注意力被前所未有地引导向了科学本身。

小说中那些听起来匪夷所思却又逻辑自洽的设定,激发了全民级别的求知欲。

“‘智子’真的有可能实现吗?量子物理发展到极致,能不能做到锁死别人的科技?”